隨著醫療技術及設備的進步,癌症這個人類的頭號敵人,已經慢慢擺脫不治之症的名號,當然前題是及早發現,並且用適當的治療方法來治療癌症。治療癌症最普遍的方式包括有傳統手術切除、放射治療、化學治療等;而近年來亦有一些新的治療方式被採用,例如電腦刀及標靶治療等等。

平心而論,每一種癌症治療的方式都有其優缺點存在,也沒有任何一種癌症治療方法是適合每一位癌症患者的,因為每位癌症患者的病情及身體狀況都不一樣,因此必需經過主治醫師的詳細評估,加上患者的配合,才何以得到最理想的結果。

以下的一段影片,為台南奇美醫院電腦刀腫瘤治療中心日前發表的一個肝癌、肝腫瘤、肝硬化案例分享,一位肝腫瘤患者在接受台南奇美醫院電腦刀腫瘤治療中心治療後,病情得到很大的改善,讓他感到非常高興,也希望更多癌症病人,可以透過台南奇美醫院的電腦刀腫瘤治療設備,得到更理想的癌症治療結果。片段中也有模擬操作,非常具有參考性。



台南奇美醫院的電腦刀腫瘤治療設備,據該治療中心表示,目前可以處理的癌症包括攝護腺癌,肝癌,肺癌,腦癌(腦瘤),鼻咽癌,脊椎腫瘤,胰臟癌及神經腫瘤等,民眾如果想瞭解更多關於電腦刀的問題,可直接到台南奇美醫院的電腦刀腫瘤治療中心的網站,網址是 http://www.chimei-ckc.com.tw,或致電服務人員洽詢,電話是 (06)251-1288 。

2009年7月9日 星期四

腦下垂體腫瘤

腦下垂體腫瘤是泛指生長在腦下垂體上的所有腦瘤,是相當常見的良性腺瘤,為顱內腔唯一真正原發性的腺瘤,約佔所有顱內腫瘤的 10-15%,好發年齡則介乎二十至四十歲之間的成人居多。腦下垂體腫瘤依症狀可分為兩大類,第一類為有功能性腦垂腺腫瘤,以泌乳素腺瘤最多,約有 45%,其次是生長激素瘤,約有 15%,再其次促腎上腺分泌素腺瘤,約有 10% 左右,至於其他較少見的促甲狀腺分泌激素腺瘤,則約有 1%;第二類為非功能性腦垂腺腫瘤則約佔 25% 左右。

腦下垂體位於腦底部的中央位置,在蝶骨中的蝶鞍內,它的上方有視神經經過,兩側被海綿靜脈竇所包圍,它的底部為蝶竇及鼻咽。整個腦下垂體的體積很小,大小約 1.3x0.9x0.6 公分,重量約 0.6 克,可分為腦下垂體前葉、腦下垂體後葉,其中前葉約 80%,後葉約 20%。

腦下垂體是全身荷爾蒙分泌及控制的中樞,腦下垂體前葉受下視丘分泌的釋放激素、抑制激素作用,共分泌多種激素,包括生長激素、黃體素激素、濾泡激素、促甲狀腺素激素、促腎上腺皮質激素及泌乳激素;腦下垂體後葉則負責儲存或釋放下視丘分泌的兩種激素,分別是抗利尿激素及催產素。

腦垂腺腫瘤在臨床上的表現方式,第一類有功能性腦垂腺腫瘤大多數是內分泌不平衡及腫塊效應,內分泌不平衡往往會造成正常的內分泌機能失去控制,例如泌乳激素分泌增加,女性患者可能會出現不孕症、泌乳症、無生理期的情況,而男性患者則可能會有女乳症、陽萎及性功能障礙等症狀;如果是生長激素分泌增加,可能會導致肢端肥大症及腕道壓迫症候等;假如腫瘤分泌促腎上腺皮質激素,導致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增加,則可能會產生如月亮臉、水牛肩、妊娠紋或 向心性肥胖等庫欣氏病徵;若腫瘤分泌促甲狀腺激素,導致甲狀腺激素分泌增加,則患者可能會有體重減輕、心搏過速、手顫抖、不耐熱或睡不著等症狀。

第二類的非功能性腦垂腺腫瘤,它不會產生賀爾蒙分泌過度的情形,故在早期不易被發現,它對患者的傷害主要是因腫瘤壓迫視神經、腦組織或正常的腦下垂體而產生臨床症狀,例如局部壓迫視神經可能產生視力模糊、視野缺損、視乳突水腫或頭痛等症狀。而由於患者不易自覺,往往發現時,腫瘤已經相當大了;少部分患者,腦下垂體腫瘤甚至可能伴隨出血,可能會造成昏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