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醫療技術及設備的進步,癌症這個人類的頭號敵人,已經慢慢擺脫不治之症的名號,當然前題是及早發現,並且用適當的治療方法來治療癌症。治療癌症最普遍的方式包括有傳統手術切除、放射治療、化學治療等;而近年來亦有一些新的治療方式被採用,例如電腦刀及標靶治療等等。

平心而論,每一種癌症治療的方式都有其優缺點存在,也沒有任何一種癌症治療方法是適合每一位癌症患者的,因為每位癌症患者的病情及身體狀況都不一樣,因此必需經過主治醫師的詳細評估,加上患者的配合,才何以得到最理想的結果。

以下的一段影片,為台南奇美醫院電腦刀腫瘤治療中心日前發表的一個肝癌、肝腫瘤、肝硬化案例分享,一位肝腫瘤患者在接受台南奇美醫院電腦刀腫瘤治療中心治療後,病情得到很大的改善,讓他感到非常高興,也希望更多癌症病人,可以透過台南奇美醫院的電腦刀腫瘤治療設備,得到更理想的癌症治療結果。片段中也有模擬操作,非常具有參考性。



台南奇美醫院的電腦刀腫瘤治療設備,據該治療中心表示,目前可以處理的癌症包括攝護腺癌,肝癌,肺癌,腦癌(腦瘤),鼻咽癌,脊椎腫瘤,胰臟癌及神經腫瘤等,民眾如果想瞭解更多關於電腦刀的問題,可直接到台南奇美醫院的電腦刀腫瘤治療中心的網站,網址是 http://www.chimei-ckc.com.tw,或致電服務人員洽詢,電話是 (06)251-1288 。

2011年8月23日 星期二

保住乳房乳癌治療要趁早

由於醫療資訊的不足,過去乳癌患者最擔心要當"少奶奶",往往在早期可以治療處理時,或忌醫而延誤病情任其乳癌發展,或有的自行找偏方處理,想竭盡所能的要保住乳房就是不想當少奶奶,但最後結果剛好事得其反,等乳癌發 展大到一定程度就不得不做完全的切除以保住生命。
還好醫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在乳癌腫瘤小於5分分又沒有侵犯到皮膚的乳癌患者,現是可以使用內視鏡微創手術來處理同時也配合做乳房的重建,整個過成約2~4週即可完成,並沒有想像中那樣的恐怖,反而要勇於面對,與專業醫師討論,提早發提早處理,才能真正免除當少奶奶的窘竟。
女性的癌症中以乳癌的發生最高,更有年輕化的趨勢,東方女性保守較羞於就醫,反而造成遺憾的案例非常的多,傳統的外科手術為了保住患者的生命,也只能以手術將整個乳房切除,2~3個月後才進行重建,這對愛美的女性而言是何其的殘酷。醫療的專家認為只要腫瘤小於5公分,評估個人的客觀條件一般就可以執行內視鏡乳癌微創手術,頂多留下小小的兩個傷口,即可將癌組織清除,之後在做乳房重建,,但這項手術要針對沒有皮膚侵犯的乳癌患者及腫瘤5公分以下的才行。雖然以內視鏡微創手術來切除腫瘤在臨床上的困難度較傳統手術高很多,但必竟這是一個世界乳癌手術治療的潮流,也是患者基本的需求,即便術後的復發率與傳統比較沒有特別,但至少在手術後與重建的過程,時間較短,且最重要的是給乳癌患者保留完整
的乳房外表,在維護患者的自尊與生活品質有很大的幫助,也算乳癌治療的一項突破。 詳閱全文...

2011年8月19日 星期五

一起床就抽根菸小心提早當神仙

對愛抽菸的人常有一句名言“飯後一根菸快樂似神仙”但現在可能要改成”起床一根提早做神仙, 因最近在美國癌症協會的癌症期刊的兩篇研究報告顯示,起床一大早就馬上抽菸的人,發生肺癌或頭頸部癌症的機會較起床後過一陣子再抽菸的人高很多,同樣是抽菸的人,但由於抽菸的時間點不同所形成癌症的機率也不同,這樣的研就有助於無法擺脫菸癮的隱君子至少可以降低一些罹癌風險。這也就是同樣抽菸的人為甚麼有的風險比較大的原因之一。


賓州州立醫學院的研究人員探討肺癌研究包括4,775名肺癌抽菸者與2,835名無肺癌抽菸者做分析比對及和那些起床後1小時後才抽菸的人相比,起床後31-60分鐘內抽第一根菸者發生肺癌的機率達1.31倍,至於在30分鐘內就抽菸的人,發生肺癌的風險則是1.79倍。

由於這抽菸者的尼古丁值較高,加上身體有其他菸草毒素,所以菸癮也比較大,他們可能也受到基因或個人因素影響,而使尼古丁依賴度更高。而「英國癌症研究中心」的韋斯特教授表示,也有可能是起床後就馬上來一根的人,通常會比較用力吸,所以接觸致癌化學物質的程度也比較高,總之這項研究提供給有起床後第一件是就是抽菸的人最佳的警惕,也可以減少香菸對身體負面的影響,。 詳閱全文...

2011年8月14日 星期日

肺癌遠端轉移有那些症狀

肺癌晚期症狀會有哪些呢?其實是因患者的病情有很大的不同,通常肺癌晚期大都有肺癌轉移的情況,也視其轉移到那部位,如肺癌腦轉移,肺癌肝轉移,肺癌骨轉移,甚至也有肺癌皮膚轉移的狀況其所表現出來的症狀也不同

以肺癌晚期在肺部本身所造成的症狀如肺癌疼痛 ,這是肺癌晚期患者最經常表現出來的症狀,主要的原因是,肺部表面有四分之三被胸壁環繞,由一薄薄的壁層胸膜與脂肪、肌肉、肋骨及皮膚構成的。腫瘤若壓迫或侵犯到其中一部分均會造成一定的疼痛。另外肺癌晚期症狀也會造成聲音嘶啞,也有頸部水腫,氣促、胸腔積液等。

若肺部分肺組織因長有腫瘤也會喪失呼吸功能,或產生呼吸不適,這種不適感剛開始會在運動時產生,但最後連休息時也感覺到。

另外如果有肺癌轉移的情況時症狀也會因轉移不同的部位而異,如肺癌腦轉移,可能因腦轉移而在腦部有腫瘤,若腦腫瘤壓破到神經系統可能出現, 腦部持續性的疼痛,噁心,四肢無力甚至突然的視力減弱,等不同的症狀,若轉移到骨頭或脊椎,也會造成骨痛,或脊椎壓迫所造成的神經系統的病變.

肺癌晚期的治療依專業醫師的診斷根據不同的症狀給與症狀緩解,以提高肺癌晚期的生存品質,患者本身的信心,意志力,與配合醫師的積極治療方式,都可產生較好的治療效果

詳閱全文...

2011年8月13日 星期六

運動較飲食有效預防乳癌

目前政府補助50-69歲婦女每2年作1次乳房攝影篩檢,主要的是能讓婦女們能提早發現是否有乳癌的病變以提早作治療,但乳癌的發生率仍然是台灣女性最好發的癌症,根據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的最新報告,全台灣單是民國97年一年就有8136位女性罹患乳癌。但光靠乳癌篩檢來預防乳癌只是較消極的作法,若能平常保持運動與重視飲食,才能長期保持健康,遠離乳癌的威脅。

乳癌發生的原因很多,包括是否有遺傳的高危險群,晚婚、晚生育、平日習慣飲食高熱量高脂肪食物等有關,但其中飲食所造成的致癌率最高,專家建議預防乳癌飲食基本原則為少吃肉類,多吃魚類,大豆,食品例如扁豆、豌豆,豆腐、每天至少攝取多樣蔬菜。多吃高纖維質食物,例如蔬菜、全殼類、小麥麩、,多攝取維生素B群食物,例如牛奶、蛋等對乳癌的發生率有減少的幫助,但專家更建議以多運動來控制減重,與讓運動來維持健康的身體狀況遠比飲食的控制效果好很多,美國也有做過相關的研究,確實靠運動來減重可以明顯的降低乳癌的發生率。
? 由於乳癌的發生率是婦女發生癌症最高的,但如果能早期發現如在零期發現的乳癌其治癒率幾乎接近100%,第一期乳癌也在90%以上。但若晚期才發現或治療, 治癒率與存活率就差很多,所以專家也建議在三十五歲以上婦女應定期做乳癌篩檢,每月做自我乳房檢查也很重要。
所有疾病都是預防重於治療,除了定期的健康檢查外,生活中飲食也非常重要,若要常態的保持健康的身體與體重,就必需有規劃性的運動更甚於飲食的控制,也是要真正長期保有健康最好的方法,對女性而言也是遠離乳癌最好的妙方。
詳閱全文...

2011年7月26日 星期二

子宮頸息肉的診斷

子宮頸息肉是婦科常見的疾病,它是因子宮頸粘膜局部增生而形成的贅肉。若息肉較小可能沒有任何症狀,但如果是較大的息肉應該會出現一定的,通常是在婦科檢查時被發現。
子宮頸息肉發生的原因,常是因子宮頸內膜的增生與慢性發炎長期的刺激有關。但並非所有的子宮頸息肉均是宮頸內膜引起的也常見到一小部分患者息肉發生於子宮頸陰道部的鱗狀上皮部位,此種類型的息肉一般沒有較細的蒂,呈舌狀突出,質地比較堅實,不易出血,表面被覆鱗狀上皮,色澤與宮頸表面的顏色一致,呈粉紅色。而起源於子宮頸管粘膜的息肉,大多有一個細長的蒂,表面鮮紅色,質軟,極易出血。息肉可能只有一個,也可能很多個,息肉的大小形狀,所產生的位置也不一,所影響的症狀也同。
子宮頸息肉可發生於任何年齡,但多見於在40~45歲以後的婦女。較大的息肉可能出現白帶增多 ,或性行為後會出血,排便後出現點滴狀出血或血性白帶,出血量一般不多。

子宮頸息肉一般均為良性,但摘除後常復發。子宮頸息肉也有癌變的可能,一般癌變率為0.2%~0.4%,45歲以後的可能高達10%~15%,在息肉摘除後應常規送病理檢查,確定是否為惡性的以免延誤診斷。 詳閱全文...

2011年7月14日 星期四

致癌食物

致癌食物脂肪是最明顯促進因子,致癌食物研究中發現不論是飽和或不飽和脂肪酸,太多脂肪攝取會增加癌症發生率。
市面上有許多將原有脂肪降低,致癌食物以低脂為號召的食品,許多人以為這類食品可以多吃也沒有關係。實際上低脂食品吃多了,也可能會攝取超量油脂。另外容易為人所忽略隱藏在食物中油脂,例如:巧克力、冰淇淋、沙拉醬、洋芋片等,這些食物要少吃。
為了降低食物中油脂攝取量,致癌食物我們吃肉要吃瘦的,切掉能看到的肥肉,家禽類的皮也不要吃。烹煮的時候盡量不要加油,盡量用蒸、煮代替高溫的炸、煎、燻、烤的烹調方式。
發酵、發黴食品

致癌食物

致癌食物發酵、發黴食品易受黃麴黴菌的污染,而產生極強的致癌物質黃麴毒素。
致癌食物黃麴黴菌主要寄生於玉米、花生、稻米、小麥等糧食身上使之發黴。致癌食物台灣地區以花生、玉米及醬油相關加工製品污染最嚴重。黃麴毒素會使肝細胞突變產生癌細胞,病毒性肝炎只是促進其生長及繁衍。所以預防肝癌之首要即是避免攝取食物中黃麴毒素。如果食物放久了發黴,一定要捨得丟掉。
添加物
致癌食物食物為了美觀,口感或延長保存期限都會添加不少化學物質。致癌食物但有些廠商為了省錢,添加的化學物質是不合法的、致癌食物有毒性的、甚至還有強烈致癌性。所以選擇加工食物時,盡量選擇沒有色素的食品食用,同時專業有信譽的工廠其產品較有保障,也要隨時注
意食品標示是否清楚,盡量多吃新鮮的食物,避免常食用加工或貯存的食物。
訊息來源:YAHOO 知識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article?qid=1711071405876 詳閱全文...

2011年7月13日 星期三

正子攝影電腦斷層掃描 PET CT 為早期發現惡性腫瘤的利器

台灣地區每3分48秒就有一人罹患癌症,癌症蟬聯國人十大死因之首達28年之久,已成為威脅國人健康的頭號殺手。癌症不可怕,只要提早發現、及早治療,便能預後良好,依據高雄榮民總醫院正子中心資料來源統計分析2007年~2010年止,民眾利用高階正子攝影電腦斷層造影(PET/CT)健康檢查,早期發現惡性腫瘤偵測率高達1.6%,其中肺癌、乳癌、直腸大腸癌是癌症前三名。
高階正子攝影電腦斷層掃描PET/CT)靈敏度高、準確性佳,利用正子同位素標示的去氧葡萄糖代謝原理,非侵入式、高解析度的影像檢查區別良惡性腫瘤。藉由癌細胞分裂迅速、新陳代謝特別旺盛、攝取葡萄糖達到正常細胞二至十倍之原理,造成掃描圖像上出現明顯的「光點」,在細胞及器官出現結構上的病變前,即能於癌症初期(約0.5公分)準確地判定出癌細胞。 PET/CT兩種影像學結合在同一台儀器,能精確的定位,準確的偵測腫瘤,對於癌症的診斷、分期與追蹤能提供臨床判診斷,對於癌症治療方式的選擇有決定性的影響,可決定後續治療計畫,避免不必要的手術,提高醫療品質;另對於開刀後的檢查,可追蹤腫瘤是否有復發或轉移,癌症病患需做化學治療時,也能透過PET/CT影像偵測評估化學治療的效果。



高階正子攝影電腦斷層掃描尤其是在乳、卵巢癌、肺癌、淋巴癌、大腸癌(直腸癌)、甲腺癌、黑色素癌等癌症,診斷的準確率高,比一般傳統診斷方法高出10~30%,是具有價值的高尖端科技儀器。

現代社會中趆來越多人有『預防重於治療』的觀念,事實上有許多民眾因為定期健康檢查,發現早期癌症或前期病變,都得到妥善的治療。

呼籲40歲以上、且曾罹患癌症或有家族病史的民眾,更應該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建議每隔1~2年做一次高階正子造影健康檢查。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之餘,定期健康檢查、選擇適合檢查項目,是早期發現惡性腫瘤、早期治療的關鍵

以下為高榮正子造影中心 患者經 PET/CT檢查 明顯看出乳癌位置與轉移情形

圖2 (軸狀面)
(左側乳房攝取大量葡萄糖量點處為左側乳癌)

乳癌PET_CT影像檢查看出左側腋下淋巴結轉移
(乳癌患者合併左側腋下淋巴結轉移)

圖3 (軸狀面)
(PET/CT偵測出乳癌合併遠端右側股骨轉移)



轉載訊息來源: 高雄榮總正子造影中心 詳閱全文...

2011年6月18日 星期六

常吃油炸、燒烤 小心吃出大腸癌

大腸癌在 2010年 的癌症排名已經成為十大癌症中的榜首,但國人很多不知道 大腸直腸癌的發生 與生活飲食有絕大的關係,不小心就可能吃出大腸癌,如常吃 高脂食物 、油炸或燒烤類的飲食得到大腸直腸癌的機率相對增高,如改採用較清淡的飲食加上適度的運動,一定可降低罹患大腸癌的風險。 
大腸直腸癌在台灣有不斷增加成長的趨勢,在台灣每年大腸直腸癌病患增加約8000多名,有的發現時常已經轉移到遠端器官了。幾乎所有的大腸直腸癌都發生在大腸部位,初期也有可能是大腸息肉,若沒經常做大腸鏡等相關檢查,是不容發現的,因為大腸癌的初期症狀並不明顯,但若有較常出現大便習慣改變,又有便血則是大腸癌,直腸癌較常有的症狀。 。

由於大腸癌初期症狀不明顯預防上也不容易,所以最好在40歲以上民眾要常規性的作糞便潛血檢查,50歲以上每年都要做一次全大腸鏡檢查,有家族危險病史者更應積極做篩檢,除此之外最好在飲食方面著手,如盡量少接觸大魚大肉,高脂,油炸 燒烤的食物,並經常保持運動流汗的習慣才能有效的防止大腸癌的發生。。 詳閱全文...

2011年5月28日 星期六

起雲劑 塑化劑讓你把癌症吞下去

方便的飲食,處處可見的飲料店大賣場,每天人來人往帶走了不少的飲料,果汁,奶茶等,但不知食眾多的食品中,為了賣相,為了迎合消費者的口感,不肖的廠商已經在裡面添加了起雲劑與塑化劑,這些東西被檢驗出來證實為有毒的添加物,長期食用可能會引發癌症,影響生育等不同疾病,每天在不知不覺的飲食當中無形中你已經將癌症吞下肚子裡去了。

高雄市議員陳政聞偕同罹患大腸癌妻子黃偵潔潔招開記者會表明有關單位應盡速釐清服用含塑化劑酵素是否與致癌有關,因為黃偵潔購買德康生技公司「通暢包酵素飲品」,七年前因便秘就醫,在診所看見德康生技的「通暢包酵素飲品」廣告,試用後覺得效果不錯,就直接向廠商訂購,每回買都是一整箱。她強調,當時見產品獲衛生署檢驗通過,有產品責任險,且是診所醫師推薦的,才放心服用,但今年檢查身體時發現頸部有兩個硬塊,醫院檢查已是大腸癌第四期,癌細胞已轉移肺、肝、淋巴結。黃偵潔說,平時不吃油炸,飲食清淡,生活作息正常。因此懷疑與長期食用該產品有關。

雖然大腸癌與飲食、遺傳基因如家族史有關,一般認為五十歲以前發病與家族基因有關,五十歲以後發病則與環境、老化有關,如果含有致癌基因,比較容易被誘發。現在人的飲食習慣與太多的食品添佳物也有可能造成目前癌症偏高的原因,專家建議飲食若不能百分百掌握,就要靠個人平日的保養與健康檢查來把關,就算有癌症也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詳閱全文...

2011年5月11日 星期三

每天輕微運動也可降低大腸癌風險

大腸息肉長期可能演變成大腸癌,也就是說大腸息肉有時是大腸癌的前兆,在美國有做一項研究,包括不同的種族等近千人,其中有5分之1為亞洲人,人員當中約有3分之2為過重的人士,分組做研究,有近半數的人每周至少運動一小時,之後透過大腸鏡檢查,一周運動一小時以上的人,有大腸息肉的比率約為25%,沒有運動的人有大腸息肉的比率為33%,明顯的數據顯示有運動得大腸息肉的機會少很多。

研究指出就算每天少許的運動,如散步走路,爬樓梯等輕微運動也都可以降低大腸癌的機率,這運動對於肥胖的人,特別也幫助,如果可以持之以恆維持三年,對大腸的保護是相當有幫助的,出現大腸息肉的機會一定大幅降低,當然相對的也降低的大腸癌的比率。其主要的原因是大腸癌,大腸息肉與肥胖都有關係,運動可以幫助身體產生依些生理變化,運動也透胰島素的變化,改變身體的運作而提升健康的。 詳閱全文...

2011年4月28日 星期四

大腸癌會不良飲食習慣吃出來

大腸癌隨著飲食西化與速食文化的改變,也逐漸的影響到國人的健康,更讓大腸癌的比率逐年增加,有專家研究更指出其實大腸癌是吃出來的,這項研究的確讓人驚訝。但事實顯示,平日飲食習慣喜歡多吃肉,少疏果的民眾罹患大腸癌的比率高很多。

如每逢佳節如中秋節,在全家團聚時總喜歡以烤肉為家庭活動,烤肉活動本身應在食材的選擇考量到健康,如一般的烤肉總喜歡土司夾肉或香腸,這些都不良的飲食,其實烤肉若選擇較健康的食材取代一樣可以吃出健康。

會吃出大腸癌的不當飲食主要的五大不當飲食為
  1. 高熱量高脂肪的食物
  2. 愛喝酒的習慣
  3. 缺乏鈣質的食物
  4. 缺乏氧化維它命的食物
  5. 纖維質缺乏的食物
總之如平日飲食甚至烤肉時可以用少脂肪,高纖維的食物為主食取代,如全麥土司,地瓜玉米取代香腸培根與肉片,這樣一樣可以烤肉又健康,可別因喜好烤肉與不當的飲食習慣吃出大腸癌詳閱全文...

婦女子宮肌瘤造成不孕症的可能性

現今社會晚婚的女性增多,加上患有子宮肌瘤的婦女比率增加,往往擔心因患有子宮肌瘤是否會造成不孕症或難產,常困擾著現代的女性。子宮肌瘤平常因沒有認何症狀,所以不容易發現,常常是在產檢或婦科超音波檢查時才意外發現有子宮肌瘤的現象,有計劃生產的婦女都特別擔心會不會影響生育。

當然在懷孕時併有子宮肌瘤的產婦,由於胎盤的位置如果剛好蓋在子宮肌瘤上,是比較容易引起流產、早產、胎盤早期剝離及產後大出血等,若較大或多發性的子宮肌瘤則易引起胎位不正及早產,子宮肌瘤若長在子宮頸或子宮下段,可能會阻塞產道而造成難產,這時以剖腹生產較為妥當。

但真的子宮肌瘤會不會造成不孕症,其實一般引起不孕的原因很多,不一定就認定是子宮肌瘤的影響,臨床上也很多有子宮肌瘤的婦女順利懷孕生子。所以別輕易因子宮肌瘤冒然動手術,以免因肌瘤切除術引起子宮腔沾黏,更加深了懷孕的困難以及之後生產的問題。

有子宮肌瘤的婦女生產時也不見得要進行手術,除非必要如胎位不正、胎兒窘迫、超過預產期太久才以剖腹生產要不然一般建議以自然生產為主,如果是因肌瘤本身引起者,只有在肌瘤長在子宮頸或子宮下段而造成產道阻塞時才應考慮。

其實大部分的子宮肌瘤並不會對懷孕造成不良的影響,除非是肌瘤長的位置會影響到生育,否則不須過度驚慌,只要跟婦科專業的醫師好好配合婦科檢查即能順利的懷孕生產。 詳閱全文...

2011年4月26日 星期二

ACE類降血壓藥 易引起乳癌復發

更新日期:2011/04/25 23:27?【記者蘇湘雲/綜合外電報導】
有乳癌病史者若有高血壓,要慎選降血壓藥。美國動物研究發現,降血壓藥物「血管收縮素轉換酵素抑制劑」(ACE)可能增加乳癌復發風險。
這項研究近日發表於線上版「乳癌研究與治療」期刊。研究另顯示,乙型阻斷劑似乎能降低乳癌復發風險。若合併使用乙型阻斷劑、ACE類藥物,乙型阻斷劑好像可以減輕ACE類藥物衝擊,讓癌症復發風險不會那麼高。
長期使用藥物、酒癮、菸癮等都是「微環境」的一環,越來越多醫學家對「微環境」影響深感興趣,有學者認為,「微環境」可能與乳癌發生大有關係。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癌症防治研究主任派翠西亞‧甘茲(Pa-triciaA.Ganz)為研究首席作者,她表示,腫瘤可能早就住在乳房當中,腫瘤細胞會成長散播,或者受到抑制,或許都和「微環境」有關。
美國研究人員以一七七九位早期乳癌患者做研究對象,這些患者都已接受治療,且病情都獲得控制,研究追蹤時間為八年。研究結果發現,有些治療心臟病、高血壓用藥可能對乳癌倖存者造成不利影響,服用ACE類藥物的乳癌患者,乳癌復發風險增加五成六。
少部分人使用乙型阻斷劑復發風險有下降趨勢,不過樣本數過少不具統計意義。若同時使用兩種藥物,復發風險約在中間值。研究人員表示,未來需要更多、更大型研究,才能有所定論。
訊息來源: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425/128/2qfu9.html 詳閱全文...

福島核電站搶險人員日本政府要求健康檢查

福島核電站搶險人員日本政府要求健康檢查
由於日本地震海嘯造成的福島核電廠爆炸產生的幅射線外洩,引起世人的注目,當時留在核電廠的幾位核電廠搶救的人員,的確是冒著生命的危險,進行搶救,防止更大的災難發生,但由於搶救的人員都會遭到輻射劑量的汙染,對身體可能會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日本政府緊急要求檢查福島核電廠的搶救人員接受嚴格的完整的健康檢查與心理治療。
訊息來源:?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4-26 12:24:37
中評社北京4月26日電/日本厚生勞動省25日向東京電力公司及其合作企業發出指示,要求基於《勞動安全衛生法》對正在福島第一核電站參加搶險作業的工作人員實施緊急健康檢查。
新華社報道,檢查項目包括白細胞和紅細胞數目等,並將問詢放射線對皮膚的影響、是否感覺自己有心理健康問題等。指示要求,應該優先對參加搶險工作已經一個月以上以及遭輻射量累計超過100毫希沃特的工作人員進行診斷,並且每月至少診斷一次。
根據《勞動安全衛生法》,核電站所屬企業每年有義務對核電站工作人員進行兩次特殊健康診斷。由於福島第一核電站的作業環境過於嚴酷,已經有30名工作人員遭受了100毫希沃特以上的輻射,厚生勞動省認為有必要追加健康診斷。
此前,定期為福島核電站搶險人員提供健康檢查的醫學教授穀川武曾對日本媒體說,在他診斷的搶險工作人員中,有50人出現了高血壓和感冒症狀,還有約30名工作人員向他反映精神上的巨大壓力及煩惱。穀川武認為,長此以往,搶險工作人員抑鬱症和過勞死的危險將升高,這些人需要儘快接受心理治療。 詳閱全文...

2011年4月20日 星期三

長期坐在辦公桌前罹癌率將倍增

癌症也是文明病的 一種,隨著生活環境的改變如空氣的污染,速食文化,工作壓力,人工食品添加物,肉類打抗生素等等都在影響著我們的身體,甚至有報導指出,長期坐在辦公桌前打電腦,長時間處理文書作業,缺乏運動,使罹患癌症的機率增加,如久坐10年以上罹患大腸癌的機率增加 1 倍,這是由澳洲最新研究發現的,以下是引用中央社的報導:
工作久坐10年 罹癌率高1倍

?
更新日期:2011/04/20 17:17

(中央社台北20日電)對全球所有坐在辦公桌前敲電腦的白領勞工來說,這可不是好消息:澳洲最新研究發現,從事久坐工作10年或以上,罹患某些種類腸癌的機率會增加近1倍。
更糟的是,研究人員發現,即使白領階級固定健身或運動,罹患腫瘤的機率依然是藍領的兩倍。
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這項發表於「美國流行病學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Epidemiology)的研究發現,凸顯現代工作模式的健康風險,即一坐就是數小時。
這項發現也足以佐證先前的研究結果,即每天多數時間都是坐著辦公的人,罹患攝護腺癌的機率比高度動態職業者多出30%。
郵報指出,英國每年有3萬7500多人被診斷出罹患腸癌,此疾病的死亡率相當高,每年造成約1萬6000人喪生,因為許多患者對初期警訊視而不見,等到病情擴大時才會求醫。
富含高脂和牛、羊肉的飲食習慣,加上缺乏運動,據信是致癌的主要因素。不過由西澳大學(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團隊進行的這項最新研究顯示,1天中身體有許多時間長期靜止不動,也可能是另1個致癌主要因子,即使在閒時大量運動的人也一樣。
美國最近調查發現,現在的成人每天上班約有55%的時間是坐著。
西澳大學研究人員訪談918位腸癌患者,並將他們的工作模式和其他1021位未罹癌的志願受訪者比較。所有訪談對象都被問到他們的工作史、生活型態和體能活動量。
訪談結果發現,從事久坐工作10年以上者,遠端結腸(distal colon)出現腫瘤的機率高出94%。
研究人員還發現,長達10年的久坐不動工作模式會導致直腸癌罹患率增加44%。
研究人員表示,前述發現顯示,閒暇時間活動筋骨,並無法抵消工作時長期靜坐對健康造成的損害。
資訊來源: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420/5/2q5zu.html 詳閱全文...

抽血5cc 可判斷罹肺癌風險


?
更新日期:2011/04/07 15:40
(中央社記者陳麗婷台北7日電)抽血5cc,可判斷罹患肺癌風險高低。三總研究找出人體6個與肺癌相關的基因,未來透過抽血檢驗,就能判斷罹患肺癌風險高低,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預計最快1、2年後可開始使用。
三軍總醫院胸腔暨重症醫學科主任彭萬誠在記者會表示,肺癌死亡率在所有癌症種類排行第1,由於初期通常沒有症狀,因此,臨床初次診斷為晚期或末期的肺癌案例超過6成。
彭萬誠說,目前肺癌仍無被證實有效的篩檢工具,但三總進行肺癌篩檢臨床試驗,共有442人參與,包括159名肺癌患者、283名健康者,應用即時定量聚合酵素連鎖反應分析技術,找到6個與肺癌高度相關的基因。
彭萬誠說,若人體的G11、G38、G76基因表現愈強,得肺癌機率愈低,但若人體的G22、G24、G89基因表現愈強,罹患肺癌機率愈高,尤其G22若測得超過一定數值,罹患肺癌風險是一般人的15倍。
彭萬誠說,經過臨床試驗結果,準確度高達86%,顯示這項檢驗方式有不錯的判別力,未來將向衛生署、國際申請專利,預計最快1、2年後可以開始運用,甚至列入常規檢驗。
彭萬誠說,未來建議年紀超過45歲以上,有吸菸者,或有肺癌家族史者,進行篩檢,提早發現肺癌,提早治療,提高治癒率。1000407
資訊來源: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407/5/2pelg.html 詳閱全文...

2011年4月18日 星期一

癌症也有疫苗嗎

癌症一直是蟬聯十大死因榜首,大家聞癌色變,醫界也一直在尋求如何有效治療各種癌症,以提高存活率,一方面也一直在尋求有效的預防癌症的發生,除了定期的健康檢查提高發現癌症早期治療外,最近一家新聞報導有關預防癌症的消息,即有可能在未來兩年會發展出通用抗癌的疫苗,這疫苗的原理是利用刺激病人讓自身產生免疫力以抗癌,阻止腫瘤持續生長,如果真的可以成功的話將對是最癌症病患的一大福音,並防止每年有那麼多人死於癌症,以下資訊來自於
星島日報的報導:,http://news.sina.com.hk/news/12/1/1/2076261/1.html
通用抗癌疫苗兩年內面世

一種通用的注射型抗癌疫苗TeloVac,可望於兩年內用來對付各種癌症,這是一種新一代藥物,原理是刺激病人自身免疫力抗癌,阻止腫瘤生長。 這種疫苗已在數百名胰臟癌病人身上試用,而胰臟癌是最致命的癌病之一。研究人員希望它亦可以在其他癌病腫瘤上發揮效用,包括皮膚癌、肺癌、肝癌、乳癌及前列線癌等。 這6種癌病每年在英國奪去逾7萬人的性命。對於胰臟癌來說,過去40年來其生存率鮮有改善,病人一般在確診後6個月內死亡。 胰臟癌的5年存活率亦只有3%,是英國的第5大癌症殺手。 雖然疫苗一般用來預防疾病,但TeloVac也可以用來治病。

在國人十大癌症的死因中,食道癌與胰臟癌名次有一直提升的現象,尤其胰臟癌因其發生後的治癒率非常低,有不容易發現,一但有症狀往往都已是晚期了,所以如果這項TeloVac疫苗可以有效的對胰臟癌的病患達到有效防止其發生甚至抑制腫瘤的生長,相信可以提高胰臟癌的治癒率與減低病患的痛苦。 詳閱全文...

2011年4月17日 星期日

聽神經瘤電腦刀治療

聽神經瘤(Acoustic Neuroma)在醫學上稱為前庭神經鞘瘤,是一種良性的腫瘤,它雖是一種良性的腫瘤,但它大大的影響負責神經的聽覺與平衡的腦神經前庭,當症狀發生時會感覺有耳鳴,眩暈,噁心,耳朵上的壓力增大,嘔吐,身體失去平衡或若身體惡化可能造成全聾,隨著社會年齡的老化,這樣的疾病也越來越多。要如何做到預防與治療聽神經瘤,若在做聽力檢查發現有異常或若有如所訴明顯症狀時可進一步做MRI核磁共振,以檢查出是否有腫瘤,一但
發現因腫瘤而引起的症狀就得考量治療的方式。
在過去若聽神經瘤長的位置或大小影響身體的狀況造成生活品質不佳時,甚至有能造成失聰或影響到其他臨近的器官,這時通常會考慮開刀將腫瘤切除,但過去往往若遇到腫瘤長的位置不能開刀或病患身體狀況不佳開刀有風險時,常會讓治療上非常棘手,甚至無法處理,只能消極的治療,但由於先進醫學設備的發展,有新的治療方式,如採用電腦刀即可以解決這些問題。

電腦刀運用在聽神經瘤的治療上,是將高能量的放射線精準的打在腫瘤上,由於電腦刀的準確度非常高,誤差只有0.1cm並可以從不同 的角度避開重要的器官與神經,直接打在腫瘤上,才能在短期內約1到5次的治療即可以將腫瘤消滅,由於聽神經瘤長的位置,對開刀而言有不少的風險,利用電腦刀的治療可以不用開刀,不用麻醉,療程短,極少的副作用大大的降低風險,可以說運用在治療聽神經瘤是項不錯的選擇。 詳閱全文...

2011年4月10日 星期日

血便未必是痔瘡 小心是腸癌拉警報

國內知名流行音樂大師陳志遠日前病逝,死因為大腸癌,62歲英年早逝。由於許多人疏於篩檢預防,甚至罹患了大腸癌,長期血便,還以為得了痔瘡,為此,衛生署提醒,多蔬果、多運動、定期篩檢,才能遠離腸癌威脅。

大腸癌為我國癌症10大死因第3位,癌症發生率第2位,且是台灣罹癌人數最多的癌症,每年約有1萬多人罹患大腸癌,平均每年約4500人死於大腸癌

衛生署強調,大腸癌是可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且治癒率很高的癌症。臨床統計,早期大腸癌患者,如果接受妥適治療,存活率可達9成以上。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局長邱淑媞指出,大腸癌初期症狀並不明顯,如果出現大便中有血、大便中有粘液、大便變細小、經常性腹瀉或便秘、排便習慣改變等症狀,且持續超過2星期以上,就應到院就醫。

不過,大部分國人疏於大腸癌的預防及篩檢,掉以輕心,甚至有患者便血大半年,以為是痔瘡,以為血便是「正常現象」,完全忽略了出血症狀也可能是大腸癌前兆。

衛生署署長邱文達表示,大腸癌預防相當簡單易行,只要多吃蔬果、少吃肉類及油膩食品,維持每日運動習慣,就可以減少2-5成得到大腸癌的機會。
此外,大腸癌還可以經由篩檢,發現早期癌症及癌前病變,妥善治療,即能阻斷疾病的進展。邱文達提醒,民眾應善用政府補助50至69歲民眾2年一次糞便潛血檢查措施。臨床發現,透過定期大腸癌篩檢,可以發現早期個案 (0與1期),且經治療後5年存活率可高達8成以上。一旦發現時,已屬第4期(晚期),5年存活率只剩2成以,且治療過程艱辛。
訊息來源:?【中時健康 楊格非/台北報導】2011.03.21
http://health.chinatimes.com/contents.aspx?cid=6,57&id=13134 詳閱全文...

2011年4月5日 星期二

甲狀腺癌與輻射

法專家促日廣派碘片2011-04-02
【明報專訊】法國輻射研究獨立機構CRIIRAD表示,日本政府處理核災時低估輻射對甲狀腺的影響,把派發碘片的輻射門檻定得太高,現時日本應盡快廣發碘片,否則未來幾年甲狀腺癌個案可能?升。
現派發門檻太高 甲狀腺癌恐?升

CRIIRAD主席卡西塔?(Corinne Castanier)認為,日本輻射污染持續,現時派發碘片效果較低,但為時未晚,當局「必須盡快及盡量廣泛地派發碘片」,以限制損害程度。目前日本需派發碘片的標準輻射水平為100毫希,比世衛指引的50毫希標準高1倍(世衛對兒童、孕婦及授乳人士的標準更為10毫希)。
世衛指出,人類若吸入或吞下放射性碘,放射性碘會在甲狀腺累積,增加患甲狀腺癌風險。在接觸放射物前或接觸後短期內服用碘片,可使甲狀腺飽和,阻止人體吸收放射性碘。日本政府曾於3月16日建議居於福島第一核電站方圓20公里內的居民連續服用碘片5天,但卡西塔?認為並不足夠,「日本政府應在災難發生後,馬上向福島核電站方圓100至150公里的居民發放碘片。碘片沒有明顯副作用,應盡可能廣泛派發」。《紐約時報》引述專家稱,經過今次日本核災,藥業界料將加快研究抗輻射藥。
路透社
訊息來源: http://news.sina.com.hk/news/3/1/1/2063776/1.html 詳閱全文...

子宮肌瘤栓塞治療子宮肌瘤可降低相關的泌尿系統症狀

根據統計以子宮肌瘤栓塞術,來治療子宮肌瘤,除了不用開刀可改善原來子宮肌瘤的症狀外也可同時改善了婦女的泌尿道相關的問題,因此以子宮肌瘤栓塞或UFE對於患有子宮肌瘤的患者而言是個良好的選擇。一般患有子宮肌瘤的病患常會因症狀發作而引起各種不舒服的現象,通常有時因子宮肌瘤長的位置與大小有時會造成引起泌尿系統的症狀,如尿頻,尿急和夜間頻尿等,在美國每年有30多萬婦女以子宮肌瘤栓塞術來治療子宮肌瘤,獲得滿意的成效。

雖然子宮肌瘤是屬於良性腫瘤但常可導致月經出血,造成引起嚴重貧血,尿頻,性交時疼痛,流產和生育率受影響。在美國35歲以上的女性有二十到百分之四十的女性患有子宮肌瘤,非裔美國婦女更是子宮肌瘤的高危險群,約高達百分之五十。在與子宮切除術相比,子宮肌瘤栓塞術更是低風險,減少疼痛與相較於手術的恢復時間短,子宮肌瘤栓塞術是將提供到子宮肌瘤的血管給封住,讓腫瘤得不到養份致腫瘤逐漸萎縮死亡,症狀自然就消失。這種栓塞數是安全,有效是治療子宮肌瘤良好的選擇,在美國已經廣泛使用多年了。

研究人員證實,子宮肌瘤栓塞術確實控制和減輕許多患者泌尿道相關的問題,如尿頻和急尿,在治療三個月後,子宮肌瘤逐漸明顯萎縮,同時婦女表示最有改善的是頻尿的症狀,其它的如尿失禁,壓破性的尿失禁和急迫性尿失禁等相關泌尿道的症狀也 詳閱全文...

防乳癌飲食_生活資訊

除了有癌症遺傳因子導致癌症之高危險群外,誘發致癌的因素很多,平日的工作生活環境,空氣品質、各人飲食習慣,壓力種種都是有影響到致癌因子被誘發的可能,但其中健康的飲食有助於防癌及某些食品可能觸發癌症,有的有其理論的根據基礎,有的或許是經驗之談,但最近美國一本新書簡明地指導防乳癌飲食有提到一些訊息是芝士雞蛋等高鈣高蛋白食品對女性的健康較有幫助,而少吃紅肉的食品,美國營養師Mary Flynn博士,多年的研究與經驗所得,設計出一套防乳癌的飲食法則,對健康或防範乳癌復發的女性有很大的幫助。在乳癌的預防中首要是要控制體重,因為超重是觸發乳癌的重大因素,Flynn博士指,減肥是防癌中較基本的做法與過程,更重要的是要減少個人的癌生物標記(cancer biomarkers),即血液所含的蛋白質及物質的患癌風險度,所以所選擇的飲食食物是重要的考量

紅酒+高脂-植物油捨紅肉取芝蛋

(2011年04月01日)

。但Mary Flynn博士有別於過往的低脂理論,她提倡的防乳癌新法是高脂飲食,她的研究報告顯示低脂飲食的女性,她們患乳癌的風險較高脂飲食的女性反而增加一倍,這是因為身體需要一定數量的食用脂肪,來處理及代謝食物的養分。另外有研究指飲酒與患乳癌有關聯,但Flynn認為紅酒所含的多酚類,也可抑制乳癌細胞,所以提出的理論是紅酒+高脂-植物油捨紅肉取芝蛋做為有效的防止乳癌發生率
以下的飲食提供參考

地中海飲食每天比例:

澱粉質:6至7份,最理想是全麥的。

蛋白質:兩份。

蔬菜:不限,但每天起碼4份。

水果:每天3份。

肉類:適量

脂肪:每天4至5份,至少3份來自橄欖油。葵瓜子。

飲食重點:

肉類:毋須禁絕,但少吃為妙,肉類的胺基酸會刺激胰島素,而胰島素水平高與乳癌關係密切。防癌飲食在於葷與素的比例,奉行少葷多素即可降低患風險;火腿香腸等硝酸鈉含量高的肉類更應避免。 詳閱全文...

2011年3月23日 星期三

鼻咽癌成因

在醫學研究上仍未完全明瞭,以目前的資料及數據而言,鼻咽癌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種因素。?
第一種是家族遺傳因素。根據病學的調查報告顯示,如果家族中曾有人罹患鼻咽癌,則家族內的其他成員罹患鼻咽癌的機率也會相對增加,特別是一等親的直系親屬,如父母、兄弟姊妹、子女等,更應該提高警覺。?
第二種是生活及環境因素。這因素有其中一些內容應該是第一種因素的延伸,也就是飲食習慣。根據研究指出,經常食用如醬菜、鹹魚等醃製類的食物,鼻咽癌的罹患率會比一般人高出許多,而據香港的腫瘤醫學研究報告證實,廣東鹹魚中含有致癌物亞硝胺或致癌前驅物,這是引致罹患鼻咽癌發生的一個很主要的原因。?
至於在環境因素方面,家中或工作場所內的通風是否良好,也可能會引致鼻咽癌的發生,例如場所內有人吸煙,或長期性吸入一些刺激性的物質,例如工業用的石綿、鉻、鎳等等,都是誘發鼻咽癌的因子。?
第三種會引致鼻咽癌的因素是跟?EB 病毒有關,EB 病毒在全世界各地是十分普遍的,研究顯示鼻咽癌患者血清中的抗 EB 病毒抗體的種類及含量均比一般人高,而大部份中國沿海地區的人均有 EB 病毒的接觸史,雖然大部份人在一生中都不會發病,但有小部份人在接觸特殊的外來環境後,會讓體內的免疫系統與 EB 病毒產生特殊反應而發病,至於EB病毒導致鼻咽癌發病的基制仍待進一步研究。?
還有一點要補充的是,罹患鼻咽癌的比例,根據統計是男性的罹患機率比女性高出三倍,而有鼻竇炎病史者罹患鼻咽癌的機率也較一般人高。
以上文章轉貼自:http://www.chimei-ckc.com.tw/front/bin/home.phtml 詳閱全文...

難以查覺的肺癌_ 來不及的健康檢查

「好冷!這裡怎麼那冷。」老婦人不斷的抱怨空調太冷,感覺上是因為對陌生環境不適應而做出的反應,兒子則是在一旁不斷安慰讓母親安心做健康檢查,似乎這家庭的日常互動是依循這樣的模式在運作的:孝順的兒女呵護年邁的父母。為了讓母親作一個高品質的檢查,兒女們決定來本中心做正子電腦斷層掃描(PET/CT),除了精密準確的考量外,簡單、快速也是他們取決的重點;因為母親對於醫療行為的恐懼排斥是他們所擔心的,這輩子他老人家幾乎沒什麼就醫紀錄,更何況是做健康檢查了。檢查結果發現身體肺部、腹部有著多處葡萄糖代謝異常的區域;進一步判讀的結果証實是肺癌,並且已經多重轉移。原本是一個健康關懷之行,在完全沒有具體症狀之下,卻檢查出末期肺癌,家人幾乎無法接受這個突如其來的訊息。我們為家屬轉介到其居住縣市的醫院以利就近接受治療,並將該受檢者的病情檢查報告一併轉達至該醫療院所讓後續的治療計畫得以順利進行。然而諸如此類的震撼教育卻是屢見不鮮,肺癌就是在毫無症狀下這麼得令人措手不急。

臺灣近數十年來肺癌病人顯著增加,目前,肺癌已是國人最嚴重的癌症死亡原因之一。自 1982年起,癌症即為國人十大死亡原因的首位,根據衛生署統計資料顯示,過去幾年來國人男性癌症死亡原因中,肺癌僅次於肝癌為癌症死亡第二位;女性肺癌則高居癌症死亡原因第一位。 1997年後,雖然肺癌在男、女死亡原因的排名沒有改變,但肺癌總死亡數卻已超越肝癌,躍居國人癌症死亡原因之首。我們常見的痰液檢查以及定期的胸部X光檢查並不能用於早期肺癌的篩檢,因為小的肺癌病灶是很難查覺,以至於常常聽到:「怎麼肺癌一檢查出來就是末期!沒有救了呢?」肺癌會使身體產生不舒服的症狀,可能出現的症狀如下:
  • 持續性和愈形惡化的咳嗽。
  • 持續性的胸痛。
  • 咳血。
  • 呼吸短促、喘鳴或聲音沙啞。
  • 反覆發生肺炎或支氣管炎。
  • 頸部和臉腫脹。
  • 食慾減低或體重減輕。
  • 疲倦。
如持續有以上任何症狀都須去做進一步的檢查,因為它可能是癌症造成,也有可能是其他疾病的問題造成,由專科醫師為您詳細檢查診斷,才能找出正確的解答與治療。肺可分為小細胞肺癌和非小細胞肺癌兩大類。小細胞肺癌在臺灣約佔12~15%,它生長快速,很快發生擴散轉移,但對化學及放射線治療相當敏感,因此以全身性的化學藥物治療為主,有八成以上的反應率,但經治療緩解後,大多數病例仍會在兩年內復發,且對治療發生抗藥性。非小細胞肺癌約佔85~88%,生長較緩,轉移也較慢,主要包括腺癌、鱗狀細胞癌與大細胞癌三種類型,在診斷時可經開刀的早期病例僅約四分之一,且術後轉移或復發的機率甚高,而不能開刀的病例,又對化學藥物及放射線治療大多不敏感,病人的預後普遍不佳,5年存活率僅約10%,唯有依靠定期檢查早期發現。於是乎我們強烈建議:於年度健康檢查中,除了一般的檢查項目之外,加做電腦斷層攝影甚至是正子電腦斷層掃描(PET/CT),因為這是目前能夠早期發現肺癌的優質選擇。
以上轉貼來源:高雄榮總正子造影中心
核子醫學科正子造影中心 黃宗祺 放射師/ 彭南靖 主任

詳閱全文...

肺癌成因

從目前醫學上的研究及報告顯示並不完全清楚,其中有相當多的疑問仍需科學家們的努力去解開。一般相信肺癌這種癌症的成因主要是由吸煙所引起的,這部份在臨床上有相當多的病例,而在醫學上的研究也證實,雖然香煙內的化學物質主要是乾煙草,但是其經過化學處理又加了很多添加成份後,燃點香煙的煙霧含約 4000 種化學物質,其中很多是有毒物質,引致異變物質及有數千種致癌物質,例如亞硝胺,苯並芘等。?

放射性同位素是吸煙者罹患肺癌或肺腺癌的主要原因之一,如香煙中含有的釙 210 無法排出身體,它可進入人體的血管而導致心、肝、胃等重要器官出現病變;香煙也同時含有鐳 226 及鉛 210 等金屬物質,對人體健康也會造成負面的影響。放射性同位素是的來源是礦物肥料,在六十至八十年代時已有人發現吸煙者的體內有殘留放射性同位素。?
在臨床上也有部份肺癌病例是非吸煙所引起的,其中以婦女的個案較多,這部份的主要原因則是由廚房的油煙所引致的。家庭主婦們會有相當多時間在廚房內燒菜煮飯,因此會吸入油煙的機會及數量也會比較多,萬一家中的通風條件又不是很理想的時候,危險性也隨之而提高。
據實驗分析指出,廚房油煙中的可能致癌物成份包括如異環胺類、多環芳香烴和 DNP (硝基多環芳香烴) 等,而進一步測試廚房油煙中的毒性物質成份,以研究分析沙拉油炒豬肉所生的油煙萃取物作為樣本,結果發現,炒豬肉所生的油煙中,主要致突變物都是 DNP;而 DNP 即是一種肺癌的致癌物質,家庭主婦在廚房準備一餐時間所吸入的 DNP,往往是室外新鮮空氣的一百倍以上,是非常可怕的。?
除了上述二項因素外,肺癌的成因還包括一些環境上的致癌因素,例如二手煙或其他因素導致的空氣污染,這些因素在工作場所中也會經常出現,像是煤礦的礦坑、石綿工廠、或者是有大型廢氣排放設備的工作區域等等,都是屬於高危險性的。?

詳閱全文...

肺腺癌

肺腺癌肺癌中最常見的一種,而肺癌過去一直是國內癌症死因的頭號殺手,也之所以大家認為肺癌的可怕,其實最主要的原因是肺腺癌早期發現不容易,初期也沒有特別的症狀而疏忽,一但發現有明顯症狀或經健康檢查無意中發現時,常常都是晚期或第三,第四期的病患,有的已轉移有的不能開刀,以傳統的化療或放射治療又承受不了其副作用,造成治療上很棘手,因此平日對於肺腺癌的預防,能提高警覺,規劃好定期的健康檢查與癌症篩檢外,相關肺癌治療資訊也必須瞭解,以其在萬一周遭親友不慎罹患肺癌時,能在黃金的時間內提供最佳的訊息,請教專業的醫療團隊得到最佳的治療方式。

近年來也常見新聞報導相關一些政壇,演藝圈名人甚至名醫都難幸免罹患肺腺癌,發現時有多是非早期第三期以上,有的幸運還能經開刀手術處理,加上有良好的醫療團隊可以得到穩定的照顧,但臨床上仍有相當多的病人沒那麼幸運,有的腫瘤生長的位置已不能開刀,或開刀有高風險,有的已經惡性轉移到腦部或其他器官,這時的治療只能盡力的延續生命,但存活率並不理想。

對於任何的癌症,其實早期發現比甚麼都重要,一但發現罹患癌症時,在黃金時間裡要與專業的醫療團隊諮詢,評估自己的病情找到最佳的治療方式,才是最佳的防癌治癌規劃。

對於肺腺癌(肺癌)的檢查方式有一般傳統較經濟方便的X光檢查,但敏感度較低會有死角約有百分之二十無法發現,通常當發現時已非早期,相對治療效果較差,五年存活率也可能不到10%。所以建議最好能定期規劃電腦斷層掃描或以更精準的正子造影(PET/CT)電腦斷層掃描,才能將早期約1公分以下的癌症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這對高危險群的患者如常吸煙者或工作環境空氣污染較嚴重者,或廚師及常接觸油煙的家庭主婦,更需要每年規劃好定期的健康檢查其中最好有規劃正子造影的全身癌症篩檢

萬一罹患肺腺癌(肺癌)也要依個人的病況與專業醫師討論最佳的治療方式,一般治療方式包括外科手術、化學治療、放射線治療,以及標靶治療等。1.5公分以下的腫瘤有的可用迷你鏡胸腔手術取出,3公分以下腫瘤以開刀治療效果不錯,若腫瘤已轉移無法開刀治療,有的用化療或標靶治療。若不能開刀或不想開刀,心肺功能不佳、不能麻醉及擔心化療與傳統放射線治療的副作用,則可以評估以目前較先進的電腦刀放射手術治療方式處理,電腦刀放射手術是免開刀、無痛、不用住院、不需麻醉,也較不影響生活品質。 但是否適合以電腦刀來治療肺腺癌(肺癌),也需要專業的電腦刀團隊醫師來評估,或以最合適個人病情採用的整合性的合併療法,以達到最佳的療效。 詳閱全文...

卵巢癌患者得乳癌風險增加_基因檢測可知

女性常見的癌症中卵巢癌乳癌佔的比例很高,根據醫 療研究得卵巢癌的患者,相對得到乳癌的比例也大為增加 ,過去檢查卵巢癌與乳癌的方 式很多,對預防癌症有把關的效益,但依不同檢查設備的精準度不同得到的準確度也不同,目前對癌症篩檢較為精準的以正子電腦斷層掃描(PET/CT)最佳 ,但必竟都是已經有癌症細胞時才能檢測出,對於做到較早預防仍不容易,但對於癌症有部份與遺傳因子也有相關如卵巢癌就有25%具有遺傳性 ,而得到卵巢癌的患者相對得乳癌的風險也增加 目前有新的以驗血方式做基因的檢測可辨識有遺傳性卵巢癌風險的婦女,若能提早發現,在癌症細胞未形成時能得知風險,即可採取應便方式與定期卵巢癌或乳癌的篩檢,為健康把關,以下提供參考以驗血方式基因檢測得知卵巢癌的遺傳基因風險.


資料來源:http://www.24drs.com/webmd/chinese_t.asp?who=091e9c5e8077a911
有近四分之一的卵巢癌具遺傳性,目前針對BRCA1和BRCA2基因進行篩檢,只能辨識出10%至15%的卵巢癌;研究顯示,一種新的基因檢測有助於辨識有遺傳性卵巢癌風險的婦女,如果結果在其他研究再現,且這種篩檢方式能上市的話,將是基因檢測的一大進展。



研究人員在婦科腫瘤學會年度婦癌會議中指出,這種檢測是針對22種已知或懷疑與婦女卵巢癌有關的基因變化,目前尚未達最佳結果。



研究中284名婦女全都提供血液樣本檢測DNA,共有24%的人在這22種基因(包括BRCA1和BRCA2基因)中至少有一種突變;基因檢測陽性婦女約四分之三有乳癌卵巢癌家族史;增加婦女卵巢癌風險的基因,通常也與增加乳癌風險有關。



如果這項檢測方式上市,哪些人需要接受檢查?華盛頓大學基因醫學專家Elizabeth Swisher醫師表示,有卵巢癌或乳癌家族史的婦女應列為第一優先,其次,如果婦女本身癌症篩檢呈陽性反應,那麼她的女兒或其他近親也應考慮接受檢查;Swisher醫師估計,新檢查方式的價位約1,000美元,比BRCA1或BRCA2檢查的4,000美元便宜。



H. Lee Moffitt癌症中心的Jonathan M. Lancaster博士表示,這篇新研究達到了我們個人化醫療的目標,但是還需更多研究,以基因為基礎的癌症篩檢看來有助於初期檢測,但並不一定適用於複查。



Swisher醫師同意需要更多檢測,她指出,基因檢測結果陽性並不代表你會罹患癌症,這22種基因檢測中有陽性結果,只是風險增加,但不知道風險增加多少,是10%、50%或是更多??






乳癌篩檢參考網站: http://www.pet-vghks.com.tw/ 詳閱全文...

吃對 食物可以降低卵巢癌的風險

當患有卵巢癌的患者可能會想知道,在飲食上要如何篩選食物,首先還是要先遵照醫療的建議,做適當的醫療處置 ,但必需開始注意每天的健康 行為,以防止卵巢癌的惡化,早期或未得癌的可以平日遠離香煙,酒精,要有足夠的運動,在飲食方面更應該以天然營養豐富的可以降低卵巢癌風險的食物 ,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那些食物可以降低卵巢癌的風險,剛開始一般人可能還不會感覺到, 但需要食a給卵巢癌患者更大的信心,如果消費每週吃番茄醬或番茄汁兩次,的確可減少卵巢癌的風險。主要是內有 番茄紅素的 含量。據報告顯示,番茄紅素可降低卵巢癌的機率可達42%。

馬鈴薯

馬鈴薯具有可以吸收致癌物質的功能。 吃土豆不脫皮,皮膚會提供更好的效果,也可以減少卵巢癌的風險。

紅蘿蔔

胡蘿蔔中的胡蘿蔔素可以清除從體內環境污染的物質。 吃胡蘿蔔的方式可以一星期五次用煮湯的方式,或打成胡蘿蔔汁製成或直接食用都可以降低卵巢癌的風險 。

生薑也能降低卵巢癌的風險 ,生薑是一種抗氧化劑物質,可以對抗癌症。 姜飲食的方式可以作出薑汁,作為香料烹調。



飲茶也能降低卵巢癌的風險 。 茶多酚 茶葉中含有可抵抗自由基,抑制腫瘤細胞的出現。 茶可以每天用來當飲料食用, 茶飲料可作為新鮮的熱或冷飲料。

患有卵巢癌的患者不應該隨便吃,天然食物對卵巢癌是一種健康食品,不含防腐劑,染料和其他有害物質,所以最好的辦法是經常吃的健康天然食品。 詳閱全文...

甲狀腺癌症狀

為什麼得甲狀腺癌目前仍原因不明但有可能有下列的因素造成,有可能是遺傳因素,甲狀腺癌約有20﹪的是家族遺傳因素造成,另外。如頭頸部受或胸部以上曾經接受放射線治療的,或輻射感染,如最近日本的核能電廠的爆炸引發輻射線外漏,若長期或接受超過標準的輻射量就可能造成甲狀腺癌的機率.

甲狀腺癌是指惡性甲狀腺腫瘤,早期大部分甲狀腺癌幾乎沒有什麼症狀,不易為人察覺,但等到腫瘤大到一定的程度由外表可以看得到或觸摸得到,才會被發現。這時因腫瘤太大到壓迫到臨近的器官組織,這時才會有較明顯的症狀,而症狀也因其壓迫那個組織器官所反應出來的症狀也不同,如壓迫到食道造成吞嚥困難,壓迫到喉返神經則會造成聲音沙啞,壓迫到氣管就造成呼吸困難等。有時甲狀腺癌也會易轉移到骨頭及肺部,而會引起骨頭疼痛,轉移到肺部則會產生如咳嗽、呼吸困難等症狀。較具體依分期所產生的症狀如下:

(第一期)癌細胞只侷限在原發部位者: 這時可能只有甲狀腺局部腫大外表明顯看出來或摸到硬塊,並且腫塊大小日漸增大,即可能是甲狀腺癌

(第二期) 癌細胞已擴散至甲狀腺對側葉內,但仍侷限於甲狀腺包膜內者:這時會出現局部壓迫性症狀如腫瘤壓迫到返喉神經時屬於這時會出現聲音沙啞、若侵犯食道時出現吞嚥困難、或體重減輕、若侵犯或壓迫到氣管時則出現咳血、呼吸困難及胸部不適感覺。

(第三期)癌細胞已穿過包膜而侵犯局部組織如 淋巴結者 :會出現 頸部淋巴結的腫大,而出現癌局部轉移之症狀。

(第四期)遠端轉移之症狀:有了肝臟、肺臟、或骨骼、腦部、腹膜等遠端轉移。 若是遠端轉移到腦部會引起頭痛及嘔吐、轉移到肺部或縱隔腔轉移引起咳嗽、喀血及胸部不適、轉移到骨頭會造成病理性骨折引起疼痛 、轉移到脊髓會引起手腳酸麻或無力等。
以上即為甲狀腺癌分期常有的症狀, 詳閱全文...

降低大腸息肉(大腸癌)發生率 多運動可改善



大腸息肉未來癌化的機會很高,若檢查出大腸息肉,最好盡快處理掉由於大腸息肉的發生率依年齡也有不同,年紀愈大、發生率愈高,一般而研50歲以後的發生率約為50歲以前的4倍, 而大腸息肉的發生與平常的飲食與生活習慣有很大的關係。由於國人飲食西化,而逐漸改變飲食的內容, 如較以前多吃大魚大肉,平日又不像西方人有較多的運動習慣及缺乏平日定期健康檢查的規劃所以造成,因大腸息肉最後演變成大腸癌的情況,其實若改變飲食習慣,加上多運動,是有效降低大腸息肉大腸癌的發生率 .

大腸在人體的功能負責吸收水份,電解質 最後形成排洩物排出,而大腸息肉是一種由大腸黏膜表面不正常增生的膨大腫起組織可能向大腸外側生長,也可能向內生長成為大腸壁的突出物即為大腸息肉 ,大腸息肉,若經大腸鏡檢查有大腸息肉最好切除,並定期追蹤 這是防止大腸癌的方式之一

另外在預防方面除了定期的健康檢查外,飲食方面少肉多蔬果,為較健康的飲食習慣,在運動方面也是更應該保持運動習慣,一項英國癌症期刊的研究結果指出我們可能藉由運動降低癌前息肉的風險,進而減少大腸癌的發生率。這 項團隊早期的研究更證實了運動可以減少大腸息肉與大腸癌發生的風險達25%。該研究報告也表示運動有許多好處,包括強化免疫系統,減少大腸發炎,並協助降低胰島素濃度,這些因素可能影響大腸息肉風險。 詳閱全文...

輻射暴露 對人體危害影響

訊息來源: 中央社╱中央社 2011-03-16 22:39

討論 (+)調整字級:

(中央社巴黎16日綜合外電報導)日本福島核電廠發生爆炸與火災後,輻射量依舊是最令人擔憂的問題。不過,迄今還沒有跡象顯示,遠離福島核電廠周圍地區的民眾,已經暴露於危害人體的輻射量。
以下是輻射暴露影響人體健康的簡介:
● 輻射風險
專家表示,有3件事情決定輻射是否無害、讓人衰弱或是致命,分別是暴露強度、持續時間與獲得治療。
輻射塵含有輻射物質銫137與碘,銫137的半衰期長,碘的半衰期短。暴露強度是用毫西弗單位計算,人體吸收的輻射量是以毫戈瑞(milligray)計算。
● 輻射暴露
醫生說,在醫療用途上,暴露在控制中的微量輻射不會產生副作用。舉例來說,一次腦部掃描會產生25毫西弗的輻射量,全身掃描會有150毫西弗。不過,單次暴露在1000毫西弗,會產生暫時的輻射疾病,包括噁心與嘔吐。
全身暴露在5000毫西弗的輻射量,大概有一半的人可能會死亡;暴露在6000毫西弗,如果沒有立即接受治療,將會致命。
根據核子產業組織世界核能協會(World NuclearAssociation),單次暴露在1萬毫西弗的輻射量,會在「幾週內」導致死亡。
日本官員表示,15日上午10時20分,福島核電廠2號與3號反應爐之間的輻射量為30毫西弗,3號反應爐附近為400毫西弗,4號反應爐附近為100毫西弗。
發生嚴重核子事故時,核子反應爐爐心附近的輻射暴露量可達到好幾千毫西弗。
● 輻射汙染疾病
對健康造成的主要危害是癌症,尤其是白血病,以及肺癌甲狀腺癌大腸直腸癌
法國輻射防護暨核子安全研究所(Institute forRadioprotection and Nuclear Safety)首要研究員古梅龍(Patrick Gourmelon)表示:「風險與接收的輻射量成正比。」
他說:「即使是很小的輻射量,致癌的風險還是會升高。」
如果暴露在極高的輻射量,人體骨髓會停止製造紅血球與白血球,導致死亡。消化道內的細胞也特別容易受到侵害。
長期的影響是,輻射也會損及DNA,導致嬰兒可能有先天性缺陷。
● 治療選擇
事前服用碘片有助防治空氣中的輻射碘進入甲狀腺,導致罹患癌症,尤其是對嬰兒與小孩。
碘片最好是在得知輻射塵抵達的前一小時服用。
日本的指導方針指出,當可能吸收到的輻射值達到100毫戈瑞時,就應該要發放碘片。毫戈瑞是以一名英國物理學家命名。
一旦暴露在輻射中,最佳的第一步驟是,丟掉受汙染的衣服並清洗頭髮與身體。
有些藥物有助提高骨髓內部的白血球數量,並強化身體受損的免疫系統。
● 以下是美國環境保護署(EnvironmentalProtection Agency)發布的資料,指出不同的輻射暴露量可能會對人體造成的影響,單位都是毫西弗:
暴露在50到100毫西弗的輻射量:血液起化學變化
500:幾小時內感到噁心
700:嘔吐
750:2到3週內掉髮
900:腹瀉
1000:體內出血
4000:如果沒有治療,可能在2個月內死亡
1萬:腸壁受損、內出血並在1到2週內死亡
2萬:中樞神經系受損、幾分鐘內失去意識、幾小時或幾天內死亡。(譯者:中央社張曉雯)1000316 。 詳閱全文...

2011年3月20日 星期日

高雄榮總|PET/CT提高乳癌篩檢精準度

http://www.pet-vghks.com.tw/?page_id=154

詳閱全文...

肺癌(肺腺癌)症狀

在早期並不突出,基本上它的表現跟一般呼吸系統疾病的症狀非常相似,像是咳嗽、輕微發燒、胸痛、呼吸困難等等,因此很容易被病人和醫生忽略了有癌症發生的可能。事實上如果是持續性咳嗽的現像出現時,就應特別注意,因為這是肺癌(肺腺癌)患者最常見的症狀,引起咳嗽的主要原因是由於腫瘤長在支氣管內,會造成支氣管壁的刺激而不停的咳嗽,如果是有習慣性咳嗽的吸煙者,咳嗽情況會更加嚴重;進一步的如果腫瘤已侵入支氣管黏膜血管時,嚴重的咳嗽可能會將支氣管鄰近的血管咳破,造成咳血的情形。

如果支氣管被腫瘤阻塞時,會導致空氣的進入肺部受到阻礙,這可能造成反覆性肺炎,並出現發燒、畏寒及痰多等多項症狀;嚴重的話甚致會導致肺萎陷,使得肺活量減少,進而會造成胸悶、呼吸困難的情形發生。當腫瘤擴展到肋膜時,不僅僅會引起胸痛的現象,隨之而來是惡性肋膜積水的出現,這會造成呼吸喘的現象。
有時候腫瘤會有可能壓迫到喉頭迴返神經,造成聲帶因而會麻痺及導致聲音嘶啞的狀況出現;而有些病患也會出現病灶轉移到食道附近的淋巴結而壓迫食道,出現吞嚥困難的情況。如果病灶壓迫到上腔靜脈,會使患者上半身的靜脈血液返回心臟受阻礙,造成患者頸部和臉部的腫脹及頸部血管怒張,像青筋暴現,嚴重的時候還可能造成呼吸非常困難、腦壓增高、意識不清等,是一種相當危險的狀況。
其他的肺癌症狀還有如電解質不平衡,即體內出現高血鈣或低血鈉等症狀,患者會有口渴、昏睡、食慾差、體重減輕及全身無力等現象;也有少數會因癌症腦轉移到腦部造成頭痛,轉移到骨頭造成骨頭疼痛等等。 詳閱全文...

肺腺癌

肺腺癌(肺癌)在亞洲人發生的比率非常高,而肺癌也一直是多年國人癌症死因的第一名,尤其是肺腺癌,臨床上也很多早期的肺腺癌 (肺癌)都無特別的症狀,很多甚至到了第四期還無症狀,但卻在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就有可能由一顆原發性的小腫瘤,迅速蔓延擴散,它是一種很兇悍的肺癌,臨床上常有病患因惡化後發現身體不適經電腦斷層檢查或正子電腦斷層攝影(PET-CT)掃描顯示,可能兩側肺葉佈滿數百顆大小不一的白點,這時已經無法手術了。
肺腺癌(肺癌)由於無法有效的預防,早期也無法由胸部X光檢查出,但借助較敏感的電腦斷層掃描,甚至以更精密的正子電腦斷層攝影(PET-CT)掃描,即可早期在腫瘤約大於0.5公分以上發現,並可經3D影像清楚定位腫瘤位置,可分辨良性或惡性腫瘤,提供醫師診斷治療的重要參考。 若在早期或還未擴散到週邊器官,可經專業醫師診斷,採用最佳的治療方式,通常較優先選擇的是經開刀手術切除惡性腫瘤,但如果因腫瘤位置對開刀手術具有高風險、心肺功能不佳、不能麻醉等原因而不適合開刀的病患,也可經醫師建議化學治療,或放射性治療。但傳統的放射性治療與化學治療所產生的副作用與不適感,往往讓病人躊躇而延誤治療時機。還好目前各種癌症的治療與研究可說是突飛猛進,治療技術也不斷精進,如標靶治療藥物(target therapy)的治療或電腦刀放射手術的治療確實給病人帶來新的希望。。
對於肺腺癌(肺癌)的治療,電腦刀的放射手術療法是目前相當先進的治療方式,高能量的放射線精準的只針對腫瘤部位,殺死癌細胞。設備本身更具有治療時可與呼吸同步的功能,放射線可避開正常細胞,使正常組織傷害降到最低,故相對副作用是相當低的,對於不能開刀或擔心有開刀風險的病患或與不希望因化學治療所帶來得不適感的病患,可請專業醫師評估是否適合以電腦刀來治療肺腺癌
詳閱全文...

如何預防子宮肌瘤

子宮肌瘤是非常常見婦女疾病雖然大部份為良性的腫瘤(也有少部份會轉變成惡性腫瘤),但對婦女而言是非常痛苦的,並且會產生對月經週期不利的影響和過多的血流量。肌瘤細胞在子宮或在子宮的外壁,他們可能是單一或群集,視其肌瘤的大小與位置所造成對女性身體症狀的影響也不同。醫生和營養學家建議,以防止這些子宮肌瘤的發展,最好能做到早期預防或早期發現來處理。
子宮肌瘤疾病的女性約佔有 25%,這些因素可能受到如:遺傳因子,包括種族(最常見的黑人婦女),肥胖,雌激素的刺激,以及家族病史。 子宮肌瘤若不斷的的增長可能會影響懷孕,並可能導致早產,流產和受孕困難,若情況不嚴重沒有影響生活品質不一定要開刀,藥物可以控制短期解決痛苦的症狀, 但要定期的追蹤。

預防子宮肌瘤的產生與與成長所造成的不舒服,除了藥物與醫療上必要的處理外,對於改變飲食與透過身體運動的鍛煉如伸展,如常多步行,游泳,等健康的活動及在飲食方面盡量吃較自然健康的食物,避免吃到有被注射生長荷爾蒙和化學物質等的動物的肉如雞肉類、雞蛋等,盡量以富含維生素的飲食和營養食品,均衡自然的飲食加上健康運動,不但可以避免肥胖也可以有效的防止子宮肌瘤的產生或惡化若一但發現有子宮肌瘤,需依病情做定期的健康檢查追蹤會對健康與生活品質較有保障。
參考網站: http://www.pet-vghks.com.tw/
食不僅會促進減肥,但可消除風險的發展,同時協助更多的腫瘤在體內的化學變化需要處理現有的腫瘤。
最佳的身體健康應該通過運動,如伸展,步行和游泳。 一個健康的身體是最好的方式來解決減少和取消這些非腫瘤。 可用於醫學治療長期疼痛和不適,女性經歷懷孕並發症。 最好的辦法來解決這些腫瘤是要改變你的生活方式通過飲食和鍛煉。 許多婦女經歷改變生活的結果,因為他們已經失去了重量,去除不健康的食品,從他們的飲食。 詳閱全文...

甲狀腺癌的預防

甲狀腺癌早期的症狀不明顯,患者有時發現頸部有點腫大屬於非對稱性的高低不平的硬塊,初期常被忽略不覺有異狀,但經過一段時間,這個結節腫塊會逐漸長大,在吞咽時也會上下活動,如果腫脹較大產生壓迫症時會影響到聲音造成聲音嘶啞,呼吸也會不順,有時造成吞咽困難,這時應該提高警覺,這腫甲狀腺腫大也有可能是甲狀腺癌的跡,最保險的方式是到醫院最一次完整的健康健查,或進一步做癌症篩檢,確定是否有甲狀腺癌的組織,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單純的甲狀腺腫大,也有部份可能轉成惡性腫瘤,因此就算單純性甲狀腺腫大,也應該積極的治療,才是預防甲狀腺癌的重要措施。甲狀腺單發結節最後轉變為癌症者約有20%,結節性甲狀腺腫瘤癌變者也有5%,甲狀腺亢進惡化癌變者占2%。因此對這些良性甲狀腺疾病也應該採取積極的治療,才能降低甲狀腺癌發病機率。
另外甲狀腺疾病的發病率與不良情緒也有關,應克服煩惱和悲觀情緒,時常保持樂觀愉悅的心情,若有甲狀腺疾病在外表上多留意也是可以發現的,甲狀腺位於頸部前正中區,男子喉結
的就會有外突的情形。甲狀腺癌是?分泌系統發病率最高的惡性腫瘤,可發生在各個年齡段。發病率從20歲開始明顯上升,30~40歲達到高峰,女性多於男性一倍。因此,女性更應該引起重視。
參考資訊: http://www.pet-vghks.com.tw/ 詳閱全文...

子宮肌瘤栓塞術_病患免開刀

子宮肌瘤栓塞術是一種非手術的方式去除子宮肌瘤, 事實上它在門診就可進行的局部麻醉的手術,這個發現是一位法國醫師早在1990年在偶然的發現的,當時正在處理一位患有癌症、血管血管畸形的子宮、又有創傷的懷孕婦女,為防止該婦女因整個併發症而過量出血時所做的處置,而發現的處置方式,自從那時起,子宮肌瘤栓塞術已經成為治療子宮肌瘤的一種主要的治療方式。
研究顯示有85%的婦女接受子宮肌瘤栓塞術後會得到很滿意的改善,在 該過程是婦女是採用在門診即可進行的局部麻醉,病人仍然有意識,這種技術的主要原理是將供應子宮肌瘤的血管阻塞而使肌瘤壞死萎縮,現場治療過程約15分鐘,經阻塞後肌瘤細胞逐漸得不到血液供給而萎縮死亡,治療後三個月肌瘤會縮小50%,逐漸排出人體,隨著子宮肌瘤排出人體後身體的組織功能就恢復到正常的.
子宮肌瘤是女性常患的良性腫瘤,雖然99%是良性的不會直接威脅性命安危,但仍有不超過1%的機率是惡性腫瘤,且為生活品質帶來不舒服,目前有這種不用手術的子宮肌瘤栓塞術,對女性患者而言是項不錯的選擇。 詳閱全文...

2011年3月18日 星期五

降低大腸息肉(大腸癌)發生率 多運動可改善



大腸息肉未來癌化的機會很高,若檢查出大腸息肉,最好盡快處理掉由於大腸息肉的發生率依年齡也有不同,年紀愈大、發生率愈高,一般而研50歲以後的發生率約為50歲以前的4倍, 而大腸息肉的發生與平常的飲食與生活習慣有很大的關係。由於國人飲食西化,而逐漸改變飲食的內容, 如較以前多吃大魚大肉,平日又不像西方人有較多的運動習慣及缺乏平日定期健康檢查的規劃所以造成,因大腸息肉最後演變成大腸癌的情況,其實若改變飲食習慣,加上多運動,是有效降低大腸息肉大腸癌的發生率 .

大腸在人體的功能負責吸收水份,電解質 最後形成排洩物排出,而大腸息肉是一種由大腸黏膜表面不正常增生的膨大腫起組織可能向大腸外側生長,也可能向內生長成為大腸壁的突出物即為大腸息肉 ,大腸息肉,若經大腸鏡檢查有大腸息肉最好切除,並定期追蹤 這是防止大腸癌的方式之一

另外在預防方面除了定期的健康檢查外,飲食方面少肉多蔬果,為較健康的飲食習慣,在運動方面也是更應該保持運動習慣,一項英國癌症期刊的研究結果指出我們可能藉由運動降低癌前息肉的風險,進而減少大腸癌的發生率。這 項團隊早期的研究更證實了運動可以減少大腸息肉與大腸癌發生的風險達25%。該研究報告也表示運動有許多好處,包括強化免疫系統,減少大腸發炎,並協助降低胰島素濃度,這些因素可能影響大腸息肉風險。 詳閱全文...

大腸癌存活率

由於飲食習慣西化,現代人偏向大魚大肉的飲食環境,飲食吃的太油,平日又缺乏運動,加上沒有做定期癌症的健康檢查的觀念與規劃,使台灣人的大腸癌,結腸癌的比例逐年結腸癌的比例逐年增高,而能早期發現有大腸癌結腸癌的比例只有17%,較美國的29% 低很多,五年的存活率更低於美國約10%,顯示國人飲食西化,缺乏運動,健康檢查關念不足有很大的關係。

在台灣近10年來大腸癌成長的比例高達43.5%,發生大腸癌的比率已經達到癌症排行榜的第二位,顯示國人對大腸癌,直腸癌的警戒心與保健資訊的不足 ,大腸癌的存活率如同大多數的癌症,預後的好壞取決於是那個階段被發現的,當然越早期發現存活率越高,一家雜誌指出在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提供在美國的總體生存 率為:在第1期為 93%,在第二期A為85%,在第2B階段 72%,在第3A階段83%,在3B的階段64%,在3C現階段44%和第4期階段僅剩8%,所以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重要。

國健局對於五十歲至六十九歲民眾有免費糞便潛血檢查,自民國2004年至目前只有46萬人接受檢查,其中有七千七百七十二個患者有檢查出息肉的個案,其中卻有七百八十六人確認罹癌,確實對國人的健康造成極大的威脅。

由於大腸癌初期沒有明顯的症狀,只有定期的做大腸癌篩檢,較能有效的預防,一般國健局所提供的定期進行糞便潛血檢查,而糞便潛血檢查只能做初期簡易的篩檢,精準度並非很高,但也可以降低百分之十八至三十三的結腸直腸癌死亡率,若要進一步較精準的檢查可以大腸鏡或正子電腦斷層掃描(PET/CT),可以更能早期得發現大腸癌的存在,或發現有大腸息肉,即可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相對也可提高大腸癌的存活率。 詳閱全文...

大腸癌 基因療法

一般大腸癌主要透過手術治療,但過半患者在手術後均會出現癌細胞擴散的情況。香港大學以癌細胞基因分類釐定個人化大腸癌治療成效的分析,成效不遜於國際數據,增加腫瘤縮小機率 ,訊息分享如下:
【大紀元2011年03月16日訊】(大紀元記者鄭麗駒香港報導)大腸癌是香港第二號癌症殺手,單在2008年已奪去超過1,600人的生命。香港首個以癌細胞基因分類釐定個人化大腸癌治療成效的分析,使用癌細胞基因KRAS測試配合標靶藥物,選擇最佳治療方案,成效不遜於國際數據。
目前大腸癌主要透過手術治療,但過半患者在手術後均會出現癌細胞擴散的情況。香港大學以癌細胞基因分類釐定個人化大腸癌治療成效的分析,成效不遜於國際數據,增加腫瘤縮小機率。
香港防癌會癌症教育委員會主席蔡清淟醫生指出,大腸癌在08年的發病數字為 4,031宗,佔整體癌症發病率 16.4%,僅次於第一位肺癌17.2%(4,236宗)的發病率。男女患者的比例為1.3比1,其年齡中位數分別為70及72歲。患有大腸癌的一生累計風險為每21名男性及每33名女性便有一人患病。
蔡清淟表示,大腸癌的成因據信與患者的飲食習慣及家族遺傳有關。經常進食高動物性脂肪、高蛋白質和低纖維的食物,均是高危因素。醫生一般會視病人的情況,決定採用手術、放療及化療的治療方案,其中又以手術為治療大腸癌主要方法,但半數以上患者會於術後出現癌細胞擴散。
香港大學醫學院於2008-2010年進行本港首個以癌細胞基因分類釐定個人化大腸癌治療成效的分析,結果顯示使用癌細胞基因KRAS測試配合標靶藥物,成效不遜於國際數據。醫學界利用生物標記測試評估患者對不同治療的反應,以選擇最佳治療方案。生物標記測試可應用於不同癌症治療,如肺癌、乳癌及大腸癌等,當中癌細胞基因KRAS測試,能篩選對標靶療法有更佳反應的大腸癌患者。
KRAS是一個癌細胞基因,作用就有如啟動癌細胞生長的「開關掣」。KRAS的狀況可分為「無變異」及「有變異」兩種。國際研究指出,每3名大腸癌患者中,便有2人屬KRAS「無變異」,應用標靶治療的療效較「有變異」群組高。
應用個人化標靶療法後, 腫瘤縮小機會率逾七成。香港大學醫學院的研究共收集153名本港擴散性大腸癌病人數據,當中151名曾接受KRAS測試。港大醫學院臨床腫瘤學系臨床助理教授李浩勳醫生指出,研究共發現100名患者KRAS「無變異」,比率為66.2%,與外國的64%數據相若。
醫管局現時並未為擴散性腸癌病人提供常規KRAS測試,而標靶藥物Cetuximab也未納入藥物名冊。香港防癌會促請政府將KRAS測試常規化,並將標靶藥物Cetuximab納入藥物名冊,幫助患者有更多的治療選擇。◇
轉貼文章來源:
美東時間: 2011-03-16 00:24:23 AM?【萬年曆】

本文網址: http://www.epochtimes.com/b5/11/3/16/n3199546.htm 詳閱全文...

2011年3月16日 星期三

大腸癌與痔瘡

大多數的人都有便秘的經驗,也很多人也都有不同情況的痔瘡,較嚴重的痔瘡常會大便帶血, 便血對常便秘的人是很常見的症狀,但可別忽視它,因為它也是大腸癌的一種信號,臨床上就有很多人這樣的案例一直誤以為是痔瘡出血,但等情況嚴重一直未改善時,在醫院做進一步檢查時才發現已經大腸癌末期了,而延後就診時機。
但患痔瘡與大腸癌的出血是有些不同之處,痔瘡便血是鮮紅的,在大便的表面,是為大便後的滴血,多在大便秘結時發生。而患大腸癌的大便出血常常則為持續性的、少量的、帶黏液的血便,而且常會有便意的感決,有時候只排出一些血或黏液而無糞便。一般最常做糞便潛血檢查是對大腸癌篩檢的最基本篩檢,當大便潛血呈現陽性反應,最好找專科的醫師做較進一步的大腸鏡檢查,以確定是否有大腸癌的可能,或有大腸息肉也可以提前處理掉,避免長時間演變成大腸癌或直腸癌.其實大腸癌直腸癌若是早期發現,5年存活率可高達90%以上,但重點在多數患者
常會在出現一些腫瘤信號時,因為資訊的不足或自以為是,而常被忽略了,像便中帶血的癥狀就常被患

者自以為是痔瘡的老毛病。

要預防大腸癌的發生率,除了養成定時排便習慣是很重要的也避免便秘與便血的情況發生,平日多運動、多喝水、多吃粗纖維食物,吃新鮮蔬菜和水果,這些都 是可防治便秘痔瘡的好方法,更是遠離大腸癌最有效最自然的方式,但最重要的定期的大腸癌篩檢,如最簡單普遍的大便潛血檢查,到較仔細的大腸鏡檢查,都可以有效的為健康把關,免除大腸癌上身。
有些不同之處,痔瘡便血是鮮紅的,在大便的表面,是為大便後的滴血,多在大便秘結時發生。而患大腸癌的大便出血常常則為持續性的、少量的、帶黏液的血便,而且常會有便意的感決,有時候只排出一些血或黏液而無糞便。一般最常做糞便潛血檢查是對大腸癌篩檢的最基本篩檢,當大便潛血呈現陽性反應,最好找專科的醫師做較進一步的大腸鏡檢查,以確定是否有大腸癌的可能,或有大腸息肉也可以提前處理掉,避免長時間演變成大腸癌或直腸癌.其實大腸癌直腸癌若是早期發現,5年存活率可高達90%以上,但重點在多數患者常會在出現一些腫瘤信號時,因為資訊的不足或自以為是,而常被忽略了,像便中帶血的癥狀就常被患者自以為是痔瘡的老毛病。
要預防大腸癌的發生率,除了養成定時排便習慣是很重要的也避免便秘與便血的情況發生,平日多運動、多喝水、多吃粗纖維食物,吃新鮮蔬菜和水果,這些都 是可防治便秘痔瘡的好方法,更是遠離大腸癌最有效最自然的方式,但最重要的定期的大腸癌篩檢,如最簡單普遍的大便潛血檢查,到較仔細的大腸鏡檢查,都可以有效的為健康把關,免除大腸癌上身。 詳閱全文...

2011年3月10日 星期四

甲狀腺癌PET/CT檢查

如果這幾年多花一點心思在我老婆身上就好了…。」聽了很讓人心酸的一句話,從焦急難過的先生口中說出;我嘗試著去安慰這位穿著入時的年輕人,眼前這兩夫妻年紀都不大,先生為事業長期於外頭打拼,從影像上顯示這位受檢的小姐還在哺育小寶寶;事實的真相是:頸部長得這個腫瘤是惡性的。對於這個檢查結果先生感到相當的自責,怎麼在一年多前摸到這個腫塊時沒有進一步去做詳細的檢查呢?寧願相信這是一個良性的腫瘤也不願意去面對,一場豪賭的結果是輸了;千金難買早知道,健康絕對不是用金錢上的成就可以彌補的。 甲狀腺癌是內分泌科門診中最常見的癌症,每年每十萬人中有三至十個甲狀腺癌的案例被發現,同時於過去十年資料顯示其發生率逐漸上升,約占所有惡性腫瘤的 1%,依94年衛生署的統計,甲狀腺癌的發生率居女性癌症第七位,一般女性比男性多2到4倍,且好發於20-40歲年輕女性。因此建議年輕女性朋友說平時照鏡子時,除了注視臉部外,也順便往下仔細檢查自己的頸部,看看是否有異常凸起的腫塊。若有發現異常,應儘速找合適的醫師做檢查,以便早期發現甲狀腺癌。

一般來說,醫師會以手術方法進行甲狀腺組織全切除或部份切除,隨後搭配核子醫學科的口服放射性碘-131(I-131)來做治療,同時於手術後讓病患長期服用甲狀腺素(T4)來避免出現甲狀腺功能低下的症狀。不幸中的好消息是:所有癌症裡甲狀腺癌算是癒後較良好的,只要遵照專業醫師的指示進行治療及追蹤,並且保持樂觀的生活態度,患者的生活品質與一般常人是無異的。

訊息來源:一位放射師的工作分享

http://www.pet-vghks.com.tw/

 

詳閱全文...

2011年3月8日 星期二

子宮肌瘤與惡性腫瘤


子宮肌瘤
是婦女常見的婦科疾病,現在經濟越發達發生子宮肌瘤疾病的機率越高,主要與

荷爾蒙藥物的濫用有關,最常見的症狀是異常出血、經期過長、月經量過多等有時會壓迫到骨盆的疼痛感

,一段時間自然就好了,婦女們常認為是一般的婦女疾病,不太在意,其實很多已多有子宮肌瘤的病炤,但真

的是子宮肌瘤約99%是良性的腫瘤,只有少部份會轉成惡性的腫瘤,但也有可能是與惡性腫瘤並存,而不自

知,若未經仔細的追蹤檢查,萬一是惡性腫瘤,就會延誤病情錯失治療的黃金時間.
子宮肌瘤,若沒有嚴重影響生活品質或影響生育的考量時,不一定要開刀或也不需

要特別治療, 肌瘤大小沒有變化可每半年追蹤一次即可,大小若改變時就須3-4個月追蹤一次。若肌瘤引

起的出血或疼痛較嚴重時可藉由藥物來控制,包括止痛劑、補充鐵劑。使用黃體素、避孕藥可調整經血

過多及經期不規則等,子宮肌瘤的大小位置會影響到症狀的嚴重性與否, 或可能影響到正常懷孕,也會與

重覆流產、不孕、早產、胎位不正、難產都有關,所以完全依個人的狀況最好定期找婦產科醫師檢查最為

保險,

子宮肌瘤雖被認為常見的婦女疾病,但也常與婦科的其他疾病如子宮頸癌惡性腫瘤

並存而疏忽,定期檢查是最佳的防範方法,一般肌瘤常見的檢查方式為影像的檢查,如超音波、核磁

共震、電腦斷層。 而超音波是檢查子宮肌瘤最常用的方法,然而核磁共震是可以區分肌瘤和和其他子宮

壁的病灶最好的方法,若更進一步也可利用身體健康檢查時規劃用正子電腦斷層掃描

(PET/CT)
篩檢分辨是否有惡性腫瘤存在,是更安全保險的做法。 詳閱全文...

2011年3月6日 星期日

定期癌症篩檢減少癌症死亡率

癌症的可怕眾所周知,但又不知如何預防,這是一般民眾非常感到無助的,但其實癌症本身之所以可怕,也

多年成為十大死因之首,主要是因為無法做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而錯過黃金治療時機,要早期發現只有定

期做健康檢查癌症篩檢,才能早期治療降低死亡率。

而癌症篩檢依身體不同部位有不同的篩檢方法,有初步的檢查如X 光, 乳房攝影檢查,超音波,子宮頸抹片

檢查,血液腫瘤指標檢測,糞便潛血反應等等,更進一步的如大腸鏡檢查,CT,MRI及更精準的正子電腦斷層掃描PET/CT,等有的較為普遍,費用較低,有的較高級的需自費費用高,完全依個人

身體狀況與健康檢查規劃而定,現在國民健康局正推廣癌症篩檢的重要性,提供口腔癌

、大腸癌、乳癌與子宮頸癌等四項免費的癌症篩檢,但很多人不知道。定期癌症篩檢

減少癌症死亡率

癌症的可怕眾所周知,但又不知如何預防,這是一般民眾非常感到無助的,但其實癌症本身之所以可怕,也

多年成為十大死因之首,主要是因為無法做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而錯過黃金治療時機,要早期發現只有定

期做健康檢查與癌症篩檢,才能早期治療降低死亡率。

而癌症篩檢依身體不同部位有不同的篩檢方法,有初步的檢查如X 光, 乳房攝影檢查,超音波,子宮頸抹片

檢查,血液腫瘤指標檢測,糞便潛血反應等等,更進一步的如大腸鏡檢查,CT,MRI及更精準的正子電腦斷層

掃描PET/CT,等有的較為普遍,費用較低,有的較高級的需自費費用高,完全依個人身體狀況與健康檢查規

劃而定,現在國民健康局正推廣癌症篩檢的重要性,提供口腔癌、大腸癌、乳癌與子宮頸癌等四項免費的

癌症篩檢,但很多人不知道。

100年1月起,國民健康局持續推動4大癌症篩檢服務,持續補助30歲以上婦女每年1次抹片檢查、50-69歲

民眾2年1次糞便潛血檢查、40-44歲高危險群婦女以及45-69歲婦女2年1次乳房攝影檢查,以及30歲以上

吸菸或嚼檳榔者2年1次口腔黏膜檢查,前4項癌症篩檢服務,民眾只需持健保卡,前往健保特約醫事服務

機構,即可獲得檢查。

國民健康局邱淑媞局長特別呼籲所有民眾,珍愛自己與家人,建立健康生活型態每天五蔬果,每日一萬

步,戒除菸酒檳榔,不僅可以增進自己的福運,還可增進健康,更重要的要定期接受癌症篩檢

,才能常保健康,也會降低癌症的死亡率。



100年1月起,國民健康局持續推動4大癌症篩檢服務,持續補助30歲以上婦女每年1次

抹片檢查、50-69歲民眾2年1次糞便潛血檢查、40-44歲高危險群婦女以及45-69歲婦女2年1次乳房攝影檢

查,以及30歲以上吸菸或嚼檳榔者2年1次口腔黏膜檢查,前4項癌症篩檢服務,民眾只需持健保卡,前往

健保特約醫事服務機構,即可獲得檢查。

國民健康局邱淑媞局長特別呼籲所有民眾,珍愛自己與家人,建立健康生活型態每天五蔬果,每日一萬

步,戒除菸酒檳榔,不僅可以增進自己的福運,還可增進健康,更重要的要定期接受癌症篩檢,才能常保健康

,也會降低癌症的死亡率。 詳閱全文...

2011年3月3日 星期四

子宮肌瘤不治療會影響生活品質

子宮肌瘤一般屬於良性腫瘤,在婦科的疾病是非常常見的,它的症狀長有大量出血,

下腹部疼痛,依個人不同狀況引發的症狀也同,較嚴重的如果子宮肌瘤過大,會壓迫到周邊器官就會引起身

體更多的不適,若不治療可能嚴重的會影響生活品質或生育,但是否要接受子宮切除術或開刀手術,完全要

依個人的症狀與醫師做評估, 選擇較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以下轉載自,北美放射協會的一篇關於子宮肌

瘤的治療方法僅供參考:
資料來源: 北美放射學會 1. March 2011 02:01
子宮肌瘤治療方法大大提高婦女的生活質量
婦女誰收到三分之一的治療子宮肌瘤在Brigham和婦女醫院波士頓表示,他們的症

狀減輕,他們的生活質量顯著提高,根據一項新的研究發表於5月發行的雜誌 。
子宮肌瘤是良性腫瘤發生在骨盆腫瘤多達五分之一的婦女在生育年齡。雖然並非所有的子宮肌瘤引起的症狀,有些婦女大量出血,疼痛和不孕。

治療方法包括子宮切除術,微創性子宮動脈栓塞術(阿聯酋)和無創性MR引導聚焦超聲(MRgFUS的)過

程。
“在討論治療方案為婦女患有子宮肌瘤

,利弊各治療方案需要進行概述,說:”該研究報告的主要作者,菲奧娜米芬納,醫學博士,博士

,助理教授,哈佛醫學院的放射學學校。 “但是到現在為止,我們還沒有能夠評估所有的選項與健康有

關的質量壽命的措施,評估以及症狀緩解疼痛,焦慮或恢復時間與治療本身。”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共調查了197名婦女接受子宮切除術誰(62),阿聯酋(74)和MRgFUS的

(61)子宮肌瘤的症狀,從 2004年和2006年。平均年齡的婦女在三組分別為 47,44和47,分別。
阿效用權重(單個度量單位,它包括所有不同質量的生活得益於健康護理干預),獲得的每個子宮肌

瘤的治療方案,使生活質量的比較治療前後。
此外,短期實用的加權實際治療的婦女進行比較,從而比較實際的治療經驗的選項。要做到這一點,

研究人員利用等待的權衡(WTO)的方法,它是基於這樣一個事實,人們往往要等待更長的時間才能避免

不愉快的測試或程序。由世界貿易組織分析方法提供短期質量壽命計算,收費,質量調整生命週。
“質量是生命顯著增加在每次子宮肌瘤的治療方案,”博士芬納說。 “但病人評為非或微創治療,

阿聯酋和MRgFUS的 - 更有利。”
誰接受子宮切除手術患者報告說,他們將等待二十一周為了避免程序,而病人在其他兩個組織表示,

他們將推遲其程序僅 14週。
微創阿聯酋程序,這是越來越多地用來作為一種替代手術切除子宮(子宮切除術),只需要在皮膚小

切口,通過導管插入提供的粒子,阻止血液流向肌瘤。阿聯酋可能與一個數天的疼痛和抽筋。該 MRgFUS

的過程,這是獲得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於 2004年作為一種治療選擇子宮肌瘤,是

無創性:它使用超聲能量消融肌瘤。 MRgFUS的是快速,無痛的為多,症狀緩解已被證實發生了12週。


“為了得到廣泛採用,MRgFUS的必須被視為有利的既定方案,”芬納博士說。 “我們的研究不僅提

供援助的措施,在未來的成本效用分析子宮肌瘤治療方法,但它可能會有所幫助病人和醫生的決策方面

的治療方案。”

參考相關網站:http://www.pet-vghks.com.tw/ 詳閱全文...

2011年2月27日 星期日

肺腺癌定期健檢的重要性

無標題文件

之前的副總統蕭萬長罹患肺腺癌第三期震驚國內,最近國防部長高華柱也


健康檢查發現罹患肺腺癌為第一期經開刀治療,幸好


都發現的早與治療得當, 情況還算穩定良好,但國內仍有不少演藝圈名人甚至名醫也罹患肺腺

,有的就沒那麼幸運,當發現時已經非早期或第三期之後,有的也已轉移,治療相當棘手,且因


治療所帶來的痛苦與生活上的不便,只有當事人感觸最深,只能感嘆發現的太晚。


肺腺癌是肺癌中最常


見的一種,但因早期無症狀,甚至到第三期還未有明顯的不適才會造成,延誤治療時機,所以俗稱萬金難買


早知道,這也是為何肺癌過去多年來為癌症十大死因之榜首,這時也突顯平日健康檢查的重要性。


相對於肺癌的檢查最為經濟普遍的就是一般的胸部x光檢查,但因傳統x光的敏感度無法對較早期的肺腺


癌,肺癌能做明顯的判別,且照射時也有死角,所以常約有百分之二十的肺腺癌無法被


檢查出來,當被發現時常是非早期的肺癌了,所以若要能更早期的發現癌症,應做好較完整的癌症健康檢


查規劃,最好能搭配較精準的正子造影(PET/CT)電腦

斷層掃描
,才能更早期的發現全身有隱藏的癌細胞組織,。


對於任何的癌症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 是最佳的防癌計劃,除了平日的遠離致癌因子,與重視飲食,生活環


境,及壓力控管外,更重要的是要規劃好屬於個人最適合的健康檢查項目,其中的選擇對癌症篩檢較精準的健康檢查設備,才能真正確保健康


遠離癌症的途徑。

參考網站: http://www.pet-vghks.com.tw/

詳閱全文...

2011年2月26日 星期六

乳癌子宮頸癌篩檢車下鄉走透透

乳癌|子宮頸癌為女性的健康帶來無比的威脅, 衛生署國民健康

局除了,大力衛教演講等各種方式宣導外,以實際的行動就在苗栗縣補助一千七百七十九萬元全新打造一

輛乳房攝影車下鄉巡迴服務,這輛乳房攝影車並通過「原子能委員會」及「衛生署乳房X光攝影機構」的

認證,委託衛生局與醫院合作,舉辦百場社區防癌宣導及篩檢活動,直接下鄉巡迴至社區及偏遠鄉鎮走

透透,提供乳癌子宮頸癌的檢查服務,為婦女的健康把關。



首波服務對象為泰安、獅潭、大湖、卓蘭等四鄉鎮,對二年內未接受過乳房攝影檢查的婦女,採團體

預約檢查方式

巡迴車下鄉走透透的服務主要是希望能透過乳房x光攝影與子宮頸抹片檢查的癌症篩檢可以早期發現乳

癌或子宮頸癌,並早期治療,提高存活率。

預防乳癌子宮頸癌除了平日在飲食方面採低熱量低脂肪,與規律性的運動外, 平日的自我檢查,與定期

的接受癌症篩檢及常規的健康檢查,都可有效預防與早期診斷,早期治

療的,確保健康的方式。 詳閱全文...

2011年2月24日 星期四

女性預防卵巢癌多吃蔬菜有幫助

女性預防卵巢癌多吃蔬菜有幫助

女性的卵巢癌在近年來的發病率也直線的增加,已經超過了子宮頸癌,成為女性惡性腫瘤之冠,要如何預防卵巢癌的發生,是女性在健康上必需關注的事

在預防卵巢癌中或許有許多方法, 但最簡單的也是非常生活化的預防,就是平日多吃蔬菜,在一項美國最新的醫學研究顯示,的確多吃某些疏菜確實可以預防卵巢癌有輔助的作用,並且增加患者的存活率。

  大量的食用蔬菜,可以增加卵巢癌患者的存活時間,這是由美國癌症學會期刊的報導,這個國際癌症學會針對609名卵巢癌患者進行一項研究顯示,存活最久的患者平時吃的蔬菜也最多。   

    以具體的食用蔬菜的種類包括十字花科蔬菜,如圓白菜、小白菜等,甘藍菜、白花椰菜、花椰菜(花菜)、或是如大豆、圓白菜等含豐富維生素E的天然食物。卵巢癌患者中以長期大量食用以上這些蔬菜的存活時間最久,但這只能針對天然的食物,若是吃維生素藥丸卻沒有這樣的效果。同時這項研究指出,患者中在病後吃最多乳制品的比吃最少乳制品者,在早期死亡的幾率上高了三成。



   ,其實卵巢癌在早期發現時即治療的存活率很高,這是美國癌症學會所表示的。但通常在婦科癌症中也約只有四分之一的患者是被早期發現的,所以要預防卵巢癌的發生除了定期的做癌症篩檢及例行性婦科健康檢查之外,以多吃蔬菜做為有效的輔助治療也是非常重要。至於已經罹患卵巢癌的患者如果改變飲食習慣,每天多吃蔬菜,也會延長存活期。同樣的如果是乳腺癌或乳癌的患者每天也大量吃蔬菜、水果,也是會有比較好的結果。

詳閱全文...

肚子變大不是懷孕小心子宮肌瘤上身

肚子逐漸變大不是懷孕了也不像發福的樣子,雖然沒甚麼特別異狀,只是感覺肚子脹脹的,有時自己會認為腸胃的老毛病,這是在臨床上常遇到的情況,在各大醫院裡經常有類似的情況發生,在經過婦產科醫師仔細檢查 ,才發現是子宮肌瘤在做怪.

嘉義某家醫院就有類似的案例,一位40多歲的婦人就因為小腹逐漸變大,以為變胖了,回想當時懷孕的時候感覺又有點不像,總是感覺肚子大的情況有點特別,不放心才去醫院檢查,經醫院婦產科醫師診斷才發 現是子宮肌瘤,而且是顆超大的子宮肌瘤, 很快即安排手術切除後,測量結果居然直徑約有32公分,重量約5公斤,這是相當罕見的,當場嚇壞了這位婦人,還好做病理切片檢查結果為良性腫瘤,病患手術後恢復良好,並無大礙。

一般來說,子宮肌瘤是婦科常見的疾病,要不要開刀與治療方式要依腫瘤大小與症狀來評估,通常小於5公分以下的子宮肌瘤,如果沒有影響到生活品質或有造成不孕症疑慮者,不見得要開刀,但需要定期到婦產科最健康檢查追蹤即可,但若腫瘤太大,或有很多的腫瘤集結而成的子宮肌瘤,甚至長出子宮外圍,造成周圍器官受到壓迫,就要與醫師討論評估是否要手術來處理。

在婦科的疾病裡較常見的還有如子宮頸癌,卵巢癌等對子宮頸癌的患者而言,因會有陰道異常出血所以比較容易早期發現,但卵巢癌初期與子宮肌瘤不會有明顯的症狀,就算有也常被誤認為常見的婦科疾病而容易被忽略掉,所以一般婦產科醫師都會建議,常有婦科的疾病的患者,最好定

期到醫院婦產科門診做定期檢查,若有疾病,尤其是腫瘤方面的疾病,要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才能確保長期的健康。 詳閱全文...

2011年2月22日 星期二

飲料中的焦糖色素是否致癌?

飲料中的焦糖色素是否致癌?

之前有關新聞報導針對美國公眾科學中心(CSPI)日前發布的關于可口可樂及百事可樂以及其他飲料公司產品中廣泛運用的焦糖色素可能致癌的報告,可口可樂公司也做出回應 ,有報導相關的媒體也持續追蹤新聞,民眾要做好防癌需多了解相關的防癌資訊,與專家有科學跟據的報導之外,最重要的還是要規劃好定期的癌症健康檢查,與注意生活環境與飲食習慣 ,以下的新聞追蹤報供參考:

可口可樂公司回應:飲料中焦糖色不會致癌

www.yn.xinhuanet.com  2011年02月20日 08:59:43  來源:北京青年報

針對美國公眾科學中心(CSPI)日前發布的關于可口可樂及百事可樂以及其他飲料公司產品中廣泛運用的焦糖色素可能致癌的報告,可口可樂公司以及美國飲料協會、美國食品飲料和消費品制造商協會紛紛發表聲明駁斥,稱飲料中使用的焦糖色並不會導致癌症,並指責CSPI的報告“不負責任”。

????據17日刊出的英國《每日郵報》、香港《聯合早報》等報道,CSPI在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出,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所含的兩種焦糖成分可能引發癌症風險,應該被禁用。引發他們擔憂的成分是人工合成的褐色色素焦糖色素。研究人員指出這種色素可導致數千人患上癌症。

CSPI警告說,雖然美國當局一直準許使用焦糖人造色素,但這兩種人造焦糖色素成分與在家中使用平底鍋將糖煮融成焦糖不同,它是由糖、阿摩尼亞及亞硝酸鹽在高壓高溫下產生化學作用而成,過程中會產生2-MI和4-MI兩種化學物。美國有研究證實2-MI和4-MI會令實驗室老鼠罹患肺癌、肝癌、甲狀腺癌或白血病。CSPI成員之一的一名加州大學研究員更指出在五款不同品牌的可樂產品中,發現明顯的4-MI。因此CSPI督促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應禁止在深色飲料中對氨焦糖的使用。

對此,可口可樂公司昨日向媒體發表回應表示:“我們的飲料是完全安全的”,並指責CSPI的推斷完全沒有依據。

CSPI很不負責任地在聲明中質疑我們飲料中所使用的焦糖色的安全性,並無端挑起消費者對癌症的擔憂。CSPI一直宣稱是服務于大眾的非政府組織,但此舉卻是對公眾的損害而非服務。事實上,研究表明,我們產品中使用的焦糖色不會導致癌症,而且也不含有CSPI所聲稱的2-MEI。微量的4-MEI存在于大量的食品和飲料中,包括可口可樂。事實上,通常烹飪過程中發生"褐變反應"就會形成4-MEI,甚至在普通人的廚房裏,也會產生4-MEI。”可口可樂稱,“CSPI對人類健康和癌症的推斷是完全沒有依據的。我們有責任質疑Jacobson先生的聲明,並讓公眾了解事實真相。”

同時,美國飲料協會(ABA)對CSPI的報告發表了措辭嚴厲的聲明,稱:“4-MEI並不對人類健康構成威脅。沒有任何證據表明4-MEI會導致人類癌症。世界各地的任何健康監管機構,包括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在內,均未曾表示4-MEI是一種人類致癌物。此次關于禁用4-MEI的呼吁,不過是某一家長期致力于攻擊食品和飲料行業的倡導組織又一次企圖威嚇消費者的行為而已。”

而美國食品飲料和消費品制造商協會(GMA)也立刻做出聲明回應表示:“很多食品及飲料中含有微量4-MEI。並沒有證據表明4-MEI引發癌症,或者會給人類帶來其他的健康隱患。此外,全世界沒有一個健康監管機構,包括食品及藥物管理局在內,指出4-MEI是一種已知的對人類有害的致癌物質。

新聞追蹤

超市可樂銷售正常

本報訊(記者 李佳)針對國外機構有關焦糖色素致癌的研究報告,可口可樂公司予以否認。記者昨天從各大超市獲悉,可樂係列產品銷售正常,未見明顯變化。

時值周末,各大超市迎來客流高峰,在東三環一家大型超市,可口可樂、百事可樂兩大公司的商品貨源充足,不少市民的購物車裏也能看到可樂係列產品,京客隆、物美、沃爾瑪等超市負責人表示,近期可樂產品銷量正常。(完)

詳閱全文...

2011年2月20日 星期日

遠離癌症從生活飲食做起

遠離癌症從生活飲食做起

癌症多年蟬聯國內十大死因榜首,已是眾所周知之事,大多數人也都知道預防重於治療,但從何預防,如何做到遠離癌症的威脅,除了定期做有關癌症篩檢健康檢查之外,最重要的要對於又有那些事物會有致癌的危險因子,如與日常生活最相關的飲食習慣,所吃喝的東西,工作環境空氣品質,環境污染,各人如何做好壓力管理,等的多方瞭解遠離癌症因子悄悄的上身,以下有關轉貼大愛新聞的報導僅供參考:

可樂暗藏危機 化學物質恐致癌

可樂藏有致癌危機嗎?美國公益團體,公共利益科學中心的研究表示,可口可樂以及百事可樂當中,所添加的色素帶有致命的化學物質,極有可能致癌,要求美國政府加以管制。這項研究認為可樂中的人工焦糖色素,2-MI及4-MI,能夠讓飲料呈現焦糖色。但是在白老鼠實驗中發現,2-MI及4-MI色素,可能會導致肺癌、肝癌、甲狀腺癌及白血病。



美國公益團體CSPI近日指出,可樂裡面有添加兩種人工焦糖2-MI與4-MI,與一般的自製焦糖不同,這種化學的焦糖色素恐怕會致癌。?



這兩種化學物質是食品藥物管理局核可的添加物,研究報告也指出需要非常大的劑量才有可能影響健康,專家呼籲民眾不必過於驚慌。?



台北慈院肝膽腸胃科醫師 陳鴻運:「他是經過FDA認可的,可以合法使用在一般日常的食品上,而且是安全的,所以我覺得我們消費者在對於這樣的新聞報導上,可能要採取比較客觀的角度。」



焦糖色素要多少劑量才會致癌也許尚未定論,但是碳酸飲料的確會造成肥胖等問題是不爭的事實,民眾還是多喝水,才能常保健康。?

訊息來源

大愛新聞 楊旻峰 李明華 台北報導?2011/02/18

詳閱全文...

2011年2月17日 星期四

甲狀腺癌的預防

甲狀腺癌早期得症狀不明顯,患者有時發現頸部有點腫大屬於非對稱性的高低不平的硬塊,初期常被忽略不覺有異狀,但經過一段時間,這個結節腫塊會逐漸長大,在吞咽時也會上下活動,如果腫脹較大產生壓迫症時會影響到聲音造成聲音嘶啞,呼吸也會不順,有時造成吞咽困難,這時應該提高警覺,這腫甲狀腺腫大也有可能是甲狀腺癌的跡,最保險的方式是到醫院最一次完整的健康健查,或進一步做癌症篩檢,確定是否有甲狀腺癌的組織,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單純的甲狀腺腫大,也有部份可能轉成惡性腫瘤,因此就算單純性甲狀腺腫大,也應該積極的治療,才是預防甲狀腺癌的重要措施。甲狀腺單發結節最後轉變為癌症者約有20%,結節性甲狀腺腫瘤癌變者也有5%,甲狀腺亢進惡化癌變者占2%。因此對這些良性甲狀腺疾病也應該採取積極的治療,才能降低甲狀腺癌發病機率。

另外甲狀腺疾病的發病率與不良情緒也有關,應克服煩惱和悲觀情緒,時常保持樂觀愉悅的心情,若有甲狀腺疾病在外表上多留意也是可以發現的,甲狀腺位於頸部前正中區,男子喉結的就會有外突的情形。甲狀腺癌是内分泌系統發病率最高的惡性腫瘤,可發生在各個年齡段。發病率從20歲開始明顯上升,30~40歲達到高峰,女性多於男性一倍。因此,女性更應該引起重視。
參考資訊: http://www.pet-vghks.com.tw/ 詳閱全文...

2011年2月14日 星期一

常吸煙與大胖子小心大腸瘜肉上身

別以為沒有大腸癌家族史或無大腸癌徵,就可以輕忽大腸癌的可能性,現在的人飲食西化,大魚大肉,易造成身體肥胖,長期下來出現大腸息肉的風險提高,久而久之,即有可能演變成大腸癌的可能性。另外據研究發現五十歲以上的隱君子愛好吸煙者,患有糖尿病之病患,在未來產生大腸癌的風險也較一般人多出2.5倍,如此高的風險,醫學專家都呼籲愛好吸煙者,患有糖尿病的患者,飲食習慣喜歡大魚大肉的肥胖者等高風險人士,最好定期去做大腸鏡健康檢查,以降低罹患大腸癌的風險.

經衛生署統計罹患大腸癌的人數已趕上肝癌與肺癌成為國人罹癌人數第一名,也將是未來國人健康的最大隱憂,但由於大腸的形成不是短期造成的,十年二十年都有可能,但通常都是先於大腸黏膜出現瘜肉後逐漸演變為大腸癌的,早期不會有甚麼特別的症狀, 出現病症時也與一般的腸道疾病相似容易被呼略它的嚴重性,有的甚至病發到中期晚期才發現往往錯過治療的黃金期。

據統計上述所提高風險人士,經大腸健康檢查後有80%患有大腸息肉,中度風險或一般風險的人士也有30%到40%以上患有大腸息肉的機會,大大的提升未來患有大腸癌的機會,所以最好的方式是戒掉吸煙與改變飲食的習慣並做好定期癌症健康檢查,以期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訊息來源: 參考 http://www.pet-vghks.com.tw/網站 詳閱全文...

2011年2月8日 星期二

乳癌檢測高榮蓮峰一號提高準確率

乳癌檢測高榮蓮峰一號提高準確率


乳癌對女性患者而言是揮之不去的夢魘,除了愛美天性的考量之外也對健康造成極大的威脅,東方女性又較保守未做好訂期的乳房腫瘤的健康檢查,所以往往會疏忽掉.現在的一般的乳房偵測除了觸摸檢測,或利用乳房超音波或是X光乳房攝影等較為經濟普遍, 但是這些檢測技術也難以在早期正確判斷腫瘤的發生,如以乳房x光攝影為例,檢測發現有乳癌的機會只有不到1/4.主要的原因之一是x 光是利用電子密度來判別組織, 但這種技術也常常不容易在乳房的緻密的乳腺組織和腫瘤做判別,而不容易被發現

但其實乳癌發生後的生存率與是否早期發現非常有關, 如果能在1cm以下發現就有九成的存活率, 到了兩三公分,才發現大約只剩一半的存活率.以下的新聞報導有關新的乳癌檢測技術可在乳癌細胞早期約0.5公分左右就可以被發現,訊息來源分享.
檢查乳癌 高榮:趴著更有效






【聯合報/記者林秀美/高雄報導】
http://mag.udn.com/mag/life/printpage.jsp?f_ART_ID=239798
趴著做乳癌正子掃瞄,更能偵測出細小的腫瘤。(記者林秀美/攝影)
乳癌檢查趴著比躺著更有效。高雄榮總巧思設計特殊的山型趴墊,讓女性趴著接受正子斷層攝影,可檢出0.5公分以下的腫瘤。但檢查須自費約4萬元。
高雄榮總乳房外科醫師兼急診室主任張宏泰說,正子斷層掃瞄攝影是目前乳癌較精準的檢查技術,過去採平躺檢查,影像呈現的乳房為扁平狀,乳腺及周圍軟組織區分不易,若有細微乳癌病灶,很難清楚查覺。
高榮核子醫學科主任彭南靖帶領的團隊設計出山型墊子,讓女性俯臥在檢查台上,乳房自然下垂,進行掃瞄時乳房構造一覽無遺。高榮取名為「高榮蓮峰一號」。
高雄榮總乳房外科97年度有250名乳癌患者接受手術治療,去年激增到345人。其中有位64歲董事長夫人,罹患腎臟腫瘤接受手術後,進行正子攝影掃瞄追蹤,即經由這個趴墊發現了不到0.5公分的乳房原位癌,及時接受治療。
張宏泰說,目前乳癌影像學檢查還有乳房超音波、乳房X光攝影、核磁共振及正子電腦斷層掃瞄等,各有優缺點。其中以正子電腦斷層攝影掃描最精確,能早期發現0.5公分的病灶,且非侵入性,可做全身掃瞄,但健保大多不給付。
【2010/03/17 聯合報】


影片介紹:高雄榮總研發正子影像輔具「高榮蓮峰一號」,讓正子攝影乳癌篩檢更精準






詳閱全文...

2011年2月5日 星期六

超聲波熱非侵入性治療子宮肌瘤

子宮肌瘤為婦女常見的疾病之一, 也是常見的良性腫瘤,但由於它會成長,在未達到一定大小或未壓迫到周邊組織器官時通常沒有症狀,但隨著不斷的成長可能會帶來經痛,性交痛,尿急與頻尿等症狀 ,也容易造成不孕症,故通常在沒有影響到生活品質時可不用去開刀去除,但若有育考量,或嚴重影響生活品質時則需要透過專業醫師的診斷與病患本身評估,再決定處理的方式,過去最常見的是通常是採用開刀子宮切除術來治療,不過最近在澳大利亞有一則報導是該區的一家皇家婦女醫院 為墨爾本大學的一位女科學家科爾德爾, 實行了核磁共振引導聚焦超聲技術以非侵入性的方式,在MRI掃描儀的精確子宮肌瘤的定位後,採用超聲波熱來摧毀子宮肌瘤,而不傷害周圍組織,四個月後在經掃描發現她的子宮肌瘤已經萎縮了一半,最後這為病患也成功的懷孕了,這種治療方式可以排除手術治療

子宮肌瘤
的風險,以下是摘錄這則新聞報導供參考:
http://www.news-medical.net/news/20110203/2146/Traditional-Chinese.aspx


奇蹟嬰兒根治子宮肌瘤的新程序

3. February 2011 17:18 博士Ananya曼達爾醫師
艾米科爾德爾是在澳大利亞的第一位女性成為母親後,經歷了激進的新程序。在澳大利亞國慶日,31歲的阿爾伯特公園女人的小“奇蹟”到了,女兒橙花誕生了。
她有一個在她的子宮腫瘤不能手術 - 子宮肌瘤,非癌腫瘤。子宮肌瘤是良性腫瘤,發現約三分之一的育齡婦女。大約百分之三十的經驗症狀,如疼痛和出血,根據大小和位置的肌瘤,可導致不育。這是一個網球大小的球,並在醫生的一個棘手點所以無法將其刪除。她被告知,她可以成為母親後,才嘗試一種新的程序。
皇家婦女醫院實行了磁共振引導聚焦超聲技術,這將是她唯一的希望懷孕。這是唯一的公立醫院在澳大利亞提供非侵入性程序。這子宮肌瘤MRI掃描儀的精確定位,然後採用超聲波熱和摧毀它,而不傷害周圍組織。 2009年11月女士科爾德爾一舉躍升為第一個擁有治療,躺在核磁共振成像機,超聲波脈衝到腫瘤。每一個痛苦的脈衝持續了20到30秒,她有六個小時的治療,她說。四個月後,一個掃描發現她的子宮肌瘤已經萎縮了一半,兩個月後她科爾德爾,墨爾本大學的一位科學家,是懷孕了。
在她科爾德爾懷孕腫瘤長回來,但它更小,她說。皇家婦女主任安德魯 Dobrotwir放射學表示,超過 100名婦女曾使用該技術,迄今造成的誕生兩個健康的寶寶。墨爾本另一個女人,誰的孩子,生下在去年年底,醫生 Dobrotwir說。他補充說,她科爾德爾可以再生一個孩子,如果她願意接受治療後再次。


他解釋說:“通常我們會用手術治療子宮肌瘤,具有風險,且不能保證它會提高生育能力,所以這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當病人不需麻醉,切口,任何形式的手術。該患者步行,走出去和我們改善他們的生育進程。“隨著技術耗資約 450萬美元,醫生說他的遊說 Dobrotwir醫療保險提供回贈的程序,使更多的公立醫院可以採用這項技術。他說,飛漲的需求,促使他提供的程序在墨爾本私人診所約 5000美元。 詳閱全文...

卵巢癌初期症狀不明顯需定期健康檢查

卵巢癌初期症狀不明顯需定期健康檢查

卵巢癌在是婦科癌症中婦女死亡率最高的,在所有癌症治療的最高指導原則是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才能提高它的治癒率,

但不幸的是在婦女常見卵巢癌中有70%是上皮性卵巢癌,通常早期是沒有症狀的 一但被發現發現通常已經進入晚期,對婦女健康威脅很大.,所以定期的健康檢查非常的重要.

若是屬於惡性的卵巢癌 ,腫瘤在體內成長速度會非常的快,當出現不明原因的腹脹,腹痛,腹部腫塊等症狀時這時可能腫瘤會壓迫到神經也會引起腰痛,腹痛,坐骨神經痛,這時的卵巢癌很可能已是第三期了.再不即時處理可能會威脅到生命了.

提高警覺早期定期做健康檢查是必要的,卵巢癌的篩檢項目包括 骨盆腔檢查、超音波合併都卜勒檢查及腫瘤指標CA-125的檢查,都是較普遍的檢查但如果要做到更早期就得使用較精密的檢查設備如正子攝影(PET/CT)電腦斷層掃瞄,才能更精確的在腫瘤組織0.5公分以上即可發現,真正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越早發現治癒率越高, 詳閱全文...

2011年2月4日 星期五

國防部長高華柱罹肺腺癌開刀

肺腺癌早期不易發現,也沒有特別的症狀,國防部長高華柱平日不吸菸,父親高芳先又是國內武術名家,從小隨父習武,過去一直對自己健康頗有自信。這次居然發現罹癌,讓眾人都大為吃驚,還好透過電腦斷掃描的健康檢查早期發現,早期的肺癌治療得當存活率可高達7成.,以下來自聯合報的相關的新聞報導
【聯合報╱記者王光慈、程嘉文、李明賢/台北報導】2011.01.15 06:02 am
http://210.244.31.151/news/NATIONAL/NAT1/6096800.shtml
國防部長高華柱驚傳罹患肺腺癌,日前已在台北榮總手術,現正住院療養。由於內閣可能微調,高華柱是否將因此異動,府院高層還在評估中
高華柱上任以來,軍方幾次災害搶救都獲得肯定。高層表示,如果因為健康因素去職,對馬總統將是一大打擊。
高華柱上次公開露面是今年元旦總統府前升旗,接下來一直沒有露面。包括國防部戰規司長、空軍司令的就職典禮,以及杜金榮、盧光義兩位過世老將的告別式,都由副部長代理,當時就引發外界好奇。也有服役於國防部大樓的官兵向記者證實,「部長已經兩個星期沒來上班」。
高華柱十二月中旬擔任總統特使,前往中非友邦布吉納法索慶賀國慶,返國之後感到身體不適,到三軍總醫院檢查,發現罹患肺腺癌,於是安排在元旦後到榮總住院開刀。
高華柱今年六十五歲,陸軍官校卅七期畢業。一九七四年陸軍「昌平」演習中,兩架陸軍UH-1直升機在新竹湖口墜毀,人在機上的總司令于豪章重傷垂危。當時擔任侍從官的高華柱,強忍摔斷雙腿的痛苦,爬到馬路上攔下一輛計程車求救,才救回于豪章性命。高華柱也因此住院一年多才出院。
馬英九總統上任,高回鍋掌退輔會,前年九月接任國防部長,兩次接受任命都帶有「救火」性質。
據指出,高華柱不吸菸,父親高芳先又是國內武術名家,從小隨父習武,過去一直對自己健康頗有自信。這次居然發現罹癌,讓眾人都大為吃驚。
【記者張嘉芳/台北報導】國防部昨夜證實,國防部長高華柱在三軍總醫院進行年度體檢時,透過六十四切電腦斷層掃描發現異狀,切片發現罹患第一期肺腺癌,與副總統蕭萬長所罹的癌症一樣。
高華柱轉至北榮治療,檢查證實為第一期一A肺腺癌,經北榮胸腔外科主任許文虎開刀切除後,目前預後狀況良好,不須再化療,下周即可出院返家,高華柱更表達希望下周能夠上班。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癌症中心院長、前胸腔外科醫學會理事長陳志毅表示,肺腺癌「期別」關係著「治療」與「預後」,第一期癌治療後的五年以上存活率可達七成。第二期五年存活率僅剩一半,三期存活率為二成,末期存活率僅百分之五。
一般而言,癌症期別判定須依據「腫瘤大小」與「轉移情形」,通常出現「淋巴節侵犯與轉移」就屬於第二期到三期,若合併「器官轉移」或「兩邊肺臟轉移」,就是第四期。
若腫瘤未轉移,但腫瘤太大,侵犯到肺、氣管、神經等其他器官,也屬第三期,不見得能開刀切除。
【記者李明賢/台北報導】國防部長高華柱經診斷罹患第一期肺腺癌並住院開刀,總統府發言人羅智強轉述,馬總統曾到醫院探視,十分關心高華柱的病情。國防部證實高華柱手術後良好,不需再進行化療;國防部長人事是否調整,府方昨晚不願多做評論。
【2011/01/15 聯合報】@?http://udn.com 詳閱全文...

2011年2月3日 星期四

早期癌症早期發現比甚麼都重要

癌症多年來一直是排名十大死因的榜首,主要的是

當發現時都已非早期,有的已經到了後期,有的也已經轉移,在治療上產生的確很棘手,因為正常的組織已經遭到破壞或因為腫瘤的存在,而對身體周遭的組織器官產生功能性的影響,而引起很多的效應,所以治癒率與存活率,也就越低,所以早期的健康檢查非常的重要,其實很多的癌症,只要在早期發現,它的治癒率是很高的,但要如何早期就能發現癌症,在 一般的健康檢查項目裡,要能在癌症發展到甚麼階段才能發現,也要看該檢查項目對該癌症的敏感度,現在對全身癌症檢查最敏感的也可以一次檢查多種癌症早期異常組織的設備就是正子電腦斷層掃描(PET/CT),可以在癌症0.5公分以上就可以發現,但通常這項檢查是自費的價位較傳統的檢查項目高,但好處是一次可以同時檢查多部位的癌症,也可以看出癌症正確的位置,大小,形狀,良性還是惡性,最重要的可以在癌症早期很小的時候就被檢測出來,降低傳統健檢時有部份早期癌症未正確發現出來的風險,以下分享的文章來自於

--- 辣椒城 WWW.CHILICITY.COM ---
結腸癌(大腸癌) 結腸癌如能早期發現,及時治療,其治愈率高達92%。早期發現結腸癌的方法有大便隱血檢查,更先進方法是乙狀結腸鏡檢查。醫生使用柔性、光導纖維可視鏡,可對患者結腸深部進行檢查。新近的研究表明,使用乙狀結腸鏡檢查,可降低結腸癌死亡率60%以上,并建議50歲以上的人,每3-5年應接受一次乙狀結腸鏡檢查。

卵巢癌 早期的卵巢癌通常沒有明顯症狀。當患者感到腹部腫大、消化不良、體重下降、疲勞時,卵巢癌已經擴散到了上腹部。據稱,卵巢癌的5年存活率不到60%。研究人員稱,如能在早期發現卵巢癌,其治愈率可達80%。目前研究人員采用驗血的方法來體測卵巢癌。當血液中一種被稱為CA-125的蛋白質異常增高時,就發出了警告信號。但這種方法也存在著某些缺陷。如婦女在懷孕期或子宮內膜異位時,其CA-125也會增加。因此,這項檢查最為適用于年

齡50歲以上的婦女。

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早期治療的5年存活率可達92%。70年代末,研究人員發現前列腺可產生一種稱為前列腺特殊抗原(PSA)的物質。由于前列腺腫瘤細胞比正常細胞產生更多的PSA異常增高時,可能就是患前列腺癌的危險信號。專家建議:50歲以上的男子,每年應該接受一次PSA檢查。對于前列腺癌的高危人群(有前列腺癌家族史),40歲時就應接受此項檢查。

子宮頸癌 PAP對早期子宮頸癌檢查的准

確率為80%左右。當發現PAP檢查呈現陽性時,醫生會進一步給患者作陰道鏡檢查和活組織檢查,以確定治療方案。


乳腺癌 美國癌症學會建議:所有年齡超過40歲的婦女,都應接受乳房X線診斷檢查。不過美國國立癌症研究所認為,該項檢查對50歲以上的婦女更為有效。目前,更先進的乳腺癌早期論斷方法是X線成像技朮,它可發現乳腺癌的蛛絲馬跡。

腫瘤專家的忠告是:對癌症來說,早期發現比什么都重要。
參考網站 高雄榮總正子造影中心:http://www.pet-vghks.com.tw/ 詳閱全文...

「狗醫師」? 能嗅出罹患大腸癌準確率逾9成 ?

「狗醫師」? 能嗅出罹患大腸癌準確率逾9成 ?



  • 活潑好動的拉布拉多晉升「狗醫師」,能嗅出人是否罹患腸癌。圖為來自英國的拉布拉多犬「Tubby」,牠是全世界「回收最多保特瓶的狗」。(圖/People Pets/資料照片)

                     癌症一直是健康的頭號殺手,除非早期使用較敏感的癌症篩檢的設備否則很難做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成效,但先進的檢查往往價位又較高, 現在有最簡單又經濟的檢查方法 ? " 拉布拉多狗醫師" 居然能從患者的排洩物或呼吸氣體嗅出是否罹患大腸癌,準確度還超過95%,的確有趣,如下分享來自NOWnews 今日新聞網的報導: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狗狗的嗅覺靈敏度幾近人的100萬倍,如今這項無人能及的絕技可望造福人類了!日本研究團隊發現,千葉縣一隻拉布拉多犬只要聞到受測者的排泄物或氣體,就能得知他是否罹患大腸癌,準確度超過95%。?

九州大學研究團隊收集48名不同階段腸癌患者的呼吸氣體或排泄物,以及258名未罹癌自願者的相關樣本,且約有半數的未罹癌樣本是取自良性或腸癌前兆的腸瘜肉,以此增加各罹癌階段的檢測複雜性。?

隨後研究人員讓一隻受訓過的雌性拉布拉多犬進行74次嗅覺測試,每次測試內容都有5種呼吸或排泄物樣本,其中一種含有癌細胞。結果顯示,在呼吸與排泄物兩項樣本的測試中,狗利用嗅覺評斷罹癌的準確度分別為95%與98%,「檢查功力與大腸鏡的效果一樣好」。?

發表於《消化道》(Gut)期刊的報告強調,「狗狗檢測腸癌初期患者的效果特別好」,幾乎不受樣本內其他腸道疾病干擾。此外,過去也曾有研究顯示,拉布拉多或葡萄牙水獵犬還能聞出乳癌卵巢癌及膀胱癌等病症。

原文網址:?辨腸癌準確率逾9成 拉布拉多是「嗅癌犬」? | 頭條新聞 | NOWnews 今日新聞網?http://www.nownews.com/2011/02/02/91-2686713.htm#ixzz1CrCl46pE

癌症篩檢參考網站:http://www.pet-vghks.com.tw/ 詳閱全文...

2011年1月7日 星期五

癌症健康檢查

健康檢查已普遍受到國人的重視,大家也

都預防重於治療的觀念, 但作預防性的健康檢查如何能做到完整有效是需要在每年或定期的健康檢查做專

業的規劃,依年齡,健康狀況,生活飲食習慣,工作環境與是否有接觸高危險群或遺傳因子,都需有針對性的

健康檢查項目的規劃,尤其對癌症方面的篩檢.因癌症多年 一直高居國人十大死因的榜首,但傳統較普遍性

的健康檢查針對各項癌症的篩檢方面,敏感性與準確性較難早期發現潛在早期的腫瘤細胞,臨床很多案例病

一但發現定身體不適就醫時往往都是較後期了或已癌症轉移治療上很棘手,所以如能更早期檢查出全身是

否有潛在的癌細胞是需要安排做更專業精密的癌症檢查,如電腦斷層掃描或正子電腦斷層(PET-CT)攝影掃

瞄,來做專屬的全身癌症健康檢查.
正子攝影(PET-CT)電腦斷層掃描健康檢查為結合PET

與CT的正子電腦斷層攝影的癌症健康檢查,主要針對各種惡性腫瘤,能做到早期精準癌症篩檢,如大腸癌

、直腸癌、食道癌、頭頸部癌(不包含腦瘤)、原發性肺癌、黑色素癌、甲狀腺癌,胰臟癌、鼻咽癌等,並

乳癌、淋巴癌之分期、治療及懷疑復發或再分期。及子宮頸癌之分期及懷疑復發或再分期,達到早期癌

症診斷,做好癌症預防與治療。
由於正子電腦斷層攝影檢查(PET-CT)對大多數的癌症細胞的診斷率及檢測敏感度都很高,如國人常見

的十大癌症中,肺癌大腸癌、乳癌、胰臟癌、鼻咽癌、淋巴癌等皆有高達近90%以上的正確性,癌症細

胞若大於0.5公分以上即能判定其位置、大小、正子造影並提可供癌症源發病灶的各種資訊,與癌症分期

及遠端轉移的資訊,如淋巴癌全身轉移病灶,大腸癌是否轉移均可以精確的評估,故可提供臨床醫師決定

診療目標,選擇最正確的治療方式,對癌症病患的治療過程有相當好的臨床意義。
但PET-CT檢查對部份癌症仍無法達到百分之百的準確率。如分化良好的肝癌、腦部腫瘤、胃癌泌尿系

統腫瘤、攝護腺癌之診斷力較低(約50%),所以較完整的全身健康檢查有時都會針對部位搭配,如血液腫

瘤指數、腹部超音波、內視鏡、等檢查、來完成最完整的檢驗報告,以達到更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效果



癌症之所以可怕,也連續多年蟬聯國人十大死因之榜首,成為國人健康的最大殺手主要是癌症的惡性腫

瘤細胞成長與擴散速度非常快,很多癌症病患發現不適,去做檢查時常發現腫瘤已經很大,或已經轉移,

而危及到生命安全也造成經濟上與家人龐大的負擔。其實如果,能早期診斷出癌症,初期的癌症有相當高

的治癒率,正子攝影電腦斷層(PET-CT)是目前較能早期精確定位出癌症所在的設備,是為癌症檢查的一大

利器,所以用PET-CT來作徹底全身癌症健康檢查,並結合傳統的健康檢查,更能讓癌症無所遁形,也讓健康檢查較為完整,減少一般健檢不易發現潛藏

的早期癌症,一般50歲以上或40歲以上有癌症家族史的民眾,建議每隔1~2年做一次PET-CT健康檢查套組

,隨時掌握個人最佳的健康狀況。 詳閱全文...